社論--道德許可證的心理陷阱

 |2015.08.31
3053觀看次
字級

英國政府智庫「前瞻」發表報告,每天做五件事可以讓人的心智健康;就像每天吃五種蔬果促進健康一樣。這五件事是:連繫、活動、好奇、學習、施予。劍橋大學心理學家把心智比喻為銀行帳戶,研究目的就是要增進心智資本。

連繫、活動、施予與人際關係相關,許多沈迷網路者冷漠,缺少與人互動,若加上意志力薄弱,當情緒低潮或心理產生障礙時,少有訴苦對象,容易走向極端。累積心智資本,可以增強人的意志力,這有賴學習。

意志力是人最強有力的武器,能克服外在困難,持續不懈達成目標;但意志力最大敵人也是自己。美國史丹佛大學健康心理學家凱莉麥高尼格稱,人在貫徹意志力時,會遇到一些心理陷阱,其中之一是「及時行樂的衝動」,這種想法稱為「雙曲貼現」,意指人們寧要眼前的較小報酬,而不選擇日後的較大報酬,長期目標。

民主選舉,選民往往犯了「雙曲貼現」的錯誤,導致政治人物輕率開出「立即見效」的政見,蓋出日後成為蚊子館的硬體建設;政府官員由於任期限制,加上「五日京兆」的危機意識,為求表現政績,政策走短線,而無五年、十年的長遠建設規畫,達不到永續發展的長期目標。

瑞士企業家者魯爾夫杜伯里是《法蘭克福彙報》及瑞士《周日報》專欄作者,他指出隨年紀增長,可以訓練自控能力,愈有能力控制衝動,愈能避免錯誤。這是否能反證年輕人「少不更事」,還有待觀察。但凱莉麥高尼格認為,意志力挑戰就像善與惡戰爭,做了一件好事,對自己滿意時,彷彿得到「道德許可證」,因而放縱自己的衝動,把「想要」的念頭變成「應得」的獎勵。

「道德許可證」使人放大自己的理想與理念,譬如各類社會運動,權利爭取抗爭者,自認追求的目標是神聖的,不容挑戰的,「唯我獨尊」。在反課綱爭議中,有學生讀了某些政治書籍,輕信「忠孝不能兩全」,而推擠、怒罵父母。又形成了「管他的效應」,是指放縱後的後悔和罪惡感導致更放縱的循環。「忠孝不能兩全」的孩子向父母道歉後,堅稱將繼續反課綱,就是例子。

研究發現,人最常在低潮時決心改變自己。這雖然暫時開心,但當無法貫徹意志時,帶來的是更深的挫折,更容易極端化。如歐美許多國家的反移民、反難民運動,把自己失業、經濟衰退歸咎於「那些來搶飯碗的傢伙」。歐美國家的一些穆斯林青年更因感覺受歧視、排擠,加上有些人的反社會人格,而投入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犯的是「錯誤願望症候群」。

許多人認為,提升意志力的關鍵在嚴格對待和約束自己,但許多人自我批判及自制力不足;因而寬以律己,嚴於待人,把「想要」的變成「應得」的。當得不到時,形成許願、挫敗、再許願的循環,也是一種「錯誤願望症候群」。這不僅是個人問題,有時也發生在整個國家,如希臘因撙節、紓困而生活艱困,產生仇外心理。累積心智銀行帳戶,需要意志力,也需要更睿智的思考力,努力避免落入心理陷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