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 《維多莉亞》 踰越常規的冒險

張純昌 |2015.08.29
1148觀看次
字級
院線片 《維多莉亞》 踰越常規的冒險 圖/傳影互動提供
院線片 《維多莉亞》 踰越常規的冒險 圖/傳影互動提供
院線片 《維多莉亞》 踰越常規的冒險 圖/傳影互動提供
院線片 《維多莉亞》 踰越常規的冒險 圖/傳影互動提供

文/張純昌

以女主角為名、記錄她在柏林整個城市晃蕩,一整晚的奇遇。在電影預告與眾多影評中,皆圍繞著「一鏡到底」這個困難的電影技巧,整整一百四十分鐘未經剪接,考驗著導演與攝影師的功力,並且倚賴著演員的即興純熟演技。同時操弄著時間的進展,注意著空間的轉移,在快速的場景流轉之中,《維多莉亞》不僅走位流暢,情節的推進也緊迫地、不自覺地繃緊神經,一直跟著人物經歷直到電影尾聲。

為何要一鏡到底?有什麼必須一鏡到底的理由?這部電影最大的形式特色,在於電影中的時間與現實生活的速度相等,電影人物所經歷的時間感與觀眾相同,因此,人物的心境變化更能夠切膚地傳達給觀影者,坐在電影院中的兩個小時,就足以讓維多莉亞深深經歷從空虛、戀愛、驚險、恐懼、狂喜與悲傷痛苦那麼多深刻的情緒變化。

意外而來的任務

維多莉亞是來自西班牙的移民打工女子,在巨大而疏離的城市中無法落足,即使有打工的咖啡店能讓她在深夜調情大笑,但真的只能這樣嗎?練了十六年鋼琴的經歷因「才能只到這裡」而化為灰燼,只剩下咖啡店中對男子的炫技,自己到底是什麼?能夠是什麼?這個社會要的是它所需要的,而非年輕人所能夠提供的。嚴格的社會與就業環境所篩選排除的渣滓,就是維多莉亞在夜店門口所遇見的四個年輕人,四個無處安居的空有柏林人頭銜的遊手好閒者。

從電影一開始的迷濛夜店光線中的女子面容,維多莉亞與四個被驅逐男子,在大街上狂歡、在祕密的屋頂上喝酒,男子騎著腳踏車送她到咖啡店……到這裡,我們都以為這也許是都市女生的浪漫愛情故事。但敘事急轉直下,原來曾經坐牢的「拳擊手」必須償還照顧他的黑道恩情,維多莉亞與他們到了不知名大樓的地下室,才知道他們被賦予了搶劫銀行的危險任務。

自此故事像是犯罪類型電影,第一次學習搶劫的少年生澀預演,甚至在逃亡時偷來的贓車還熄火虛驚一場,被警方追捕時發生的槍戰,都傳達著這些沒有未來的柏林少年的絕望與哀傷。

甚至是得手後懷著巨款,大方的進去夜店,在昏暗燈光中放肆狂歡,大量贓款牽引出不受控制的狂喜,都讓人感到絕望的哀傷。搶劫銀行是不為社會所允許的,但他們原來的生活難道就能融入這個社會嗎?終究他們還是因失序而被夜店的保全驅逐,接著在槍戰之中一一被捕身亡。

追尋自我的過程

維多莉亞來到柏林想要追尋什麼?為了什麼跟隨著素昧平生的男子們?在被脅迫搶劫時毫不猶豫說出:「我要去」的原因?那不是毫無理由的義氣,而是她在鋼琴前對男子所說的——自己的缺憾:自我是什麼?

從馬德里來到柏林三個月,沒有任何朋友,沒有前往任何地方。對於柏林的崇拜轉移至自稱「正宗柏林人」的男子身上,更多的是一種對於生活的踰越欲望:日常的踰越,深夜本來就是踰越,打破電梯裡不能說話的禁令,Break the Rule。

深夜是一個例外狀態,偷搶拐騙是治外法權,在日常與自我的界線之外,對整個世界吐口水,在營業時間之外的咖啡店調情、彈鋼琴、搶劫銀行,都是極限狀態的體驗。這是面對真實的方式,危機與死亡擦身而過。

這段只有兩個小時,卻包含了相識、戀愛、驚險與死亡的旅程,是維多莉亞的《奧德賽》,是她找尋自我的過程,她找到了嗎?觀眾不知道,只看見她的背影,走進柏林的清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