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來茶去 玩石成壺 方識茶真味

文與圖/吳德亮 |2015.08.04
1791觀看次
字級
夏日聒噪的蟬鳴驚醒手邊早已放涼的殘茶,將近四十年陳期的南港包種,少了開湯時的溫熱,冷茶在口腔內依然綻放飽和度十足的蔘香,加上不斷從喉嚨深處回吐的凜然氣韻,並留下幽雅內斂的杯底香,顯然不是一般茶器可以達到的境界了。圖/吳德亮

文與圖/吳德亮

夏日聒噪的蟬鳴驚醒手邊早已放涼的殘茶,將近四十年陳期的南港包種,少了開湯時的溫熱,冷茶在口腔內依然綻放飽和度十足的蔘香,加上不斷從喉嚨深處回吐的凜然氣韻,並留下幽雅內斂的杯底香,顯然不是一般茶器可以達到的境界了。初試葉樺洋的台灣岩礦茶器新作,包括大器飽滿的瀹茶壺、茶海以及堅緻如金的小茶杯等,將悠悠歲月鋪陳的底蘊詮釋得如此愛恨分明,讓我大感驚喜。

舉起鐵瓶再度注入沸水,像拋落一樁心事一樣,輕鬆注滿陶壺後,看著熱騰騰的輕煙從壺蓋縫隙與壺嘴裊裊升起,節奏分明地把酷暑沉悶的靜謐擊碎。再將陶壺高高舉起,以距離茶海七吋的高度出湯,但見水柱毫不分岔地呈現渾圓飽滿的拋物線,涓滴不漏地注入。並特意在水位達到七分時驟然煞車,瞬間斷水也無任何茶湯滴落或滲出。就功能性與實用性而言,葉樺洋的壺藝堪稱無懈可擊了。

因為愛上台灣老茶,葉樺洋放棄對岸東莞高爾夫球具廠的高薪工作,返台進入專營台灣老茶的「官韻」茶業擔任執行長,在苦思貯藏與沖泡方式多年後,毅然投入茶器創作的行列,從柴燒到台灣岩礦,從礦石調配至雕塑與釉藥的融入等,歷經不斷蛻變與成長,所燒製的茶壺,除了造型自然散發的渾厚霸氣,壺面岩礦飽含溫潤質感,更有綿密內斂的深層波紋,還能精準地沖泡出台灣陳茶特有的蔘香、棗香或藥香。

儘管年輕,葉樺洋卻比一般壺藝家付出更多的心力。他說壺藝創作不僅要單純地將土焠煉成陶,還要為作品披上多變的彩衣與不同的風采質感,呈現台灣礦石亮麗繽紛的烈火熱情。因此經常必須跋涉山野或溯溪,帶著台灣礦石分布圖示與書籍,前往各地尋找不同礦石帶回試驗,並以高溫燒成試片逐一檢視,確認加入何種礦石,所能呈現的質感或色澤,最重要的是能否過濾水中雜質並軟化水質,增添茶湯的甘醇等。

以近作「晦明系列」為例,午後的陽光穿過雨遮,剛好灑在滿布星空的壺面上;他卻說「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或「春泥瑯玕系列」,瑯玕意指像玉一般的美石,咖啡色的土胎,好似春泥,落葉化土,蘊藏生機。至於最新的「花逞春光系列」,則是「一番雨、一番風,催歸塵土,奼紫嫣紅的百花充分展現了春光的美麗明媚,然而僅僅一番風一場雨,就催促它們凋零,化歸泥土」。

又如一般單柄壺大多為陶燒一體成型,或圓木側把、或檀木上點綴金飾,葉樺洋卻深入山區苦心覓得一截又一截的天然小竹頭,兩種不同素材結合成的近作「花逞春光竹意壺」,不僅張力十足且饒富趣味。有時他也在單柄與壺身的接合處以銀飾或雕塑固定,細節上充滿創意與巧思。

與一般壺藝家成長的過程全然不同,朋友們口中的「小葉」並非科班出身,卻因為熱情、謙卑且樂於助人,而能有眾多「大師」主動且費心地傾囊相授,甚至在創意上多所啟發。正如張良與黃石老人流傳千古的傳說:由於謙恭有禮與嚴苛的耐性考驗而獲授兵書,才能在秦末輔佐劉邦取得天下,成就萬世之功名吧?幸運的是小葉身旁不只一位黃石老人,作品得以兼具各家之長,以不斷求變的技法與創意呈現,而能在兩岸壺藝彼此競豔的領域中,迅速崛起成為急起直追的後起之秀。其中尤以岩礦壺名家游正民教導如何在大自然中覓得合適礦石入陶、精準構圖與比例分配;以及資深名家三古默農與鄧丁壽的創作盲點解構、細節導正等,對他的影響最為深遠。

細看他的岩礦壺作品,密集的岩礦顆粒彷彿穿過數十萬光年浩瀚星際,來到地球可望的無數閃耀星星,或凸顯於壺面、或融入智慧性模糊的光點,看似遙不可及,卻又如此親切。特別的是他的壺把,刻意雕琢的極簡紋飾整齊有序地疊壓錯落,甚至在線條轉彎處加入流線與速度,像是古代官員上朝手持的笏板,或古典的圖騰裝飾,又不失現代的時尚語言,殊為難得。

對於選擇陶土與岩礦,在高溫下膨脹係數間的各種搭配與變化,除了外觀的美感與密合,更重視壺與茶的相互關係,要求盡可能地展現茶葉的品質。因此不斷嘗試本土數十種天然礦石結合陶土調配,高溫還原下大量的碳素與壺土胚內的矽、鉀、鈉、鐵產生共熔現象,在台灣多元地質、土胎、岩礦的特性組合上展現不同風貌,得以貼切地泡出各種不同茶湯、醞釀出不同風味的質感。所成就的茶壺造型律動飽滿,壺胎呈現光芒的質感,發出的強勁生氣,以及粗中更見細膩的筆觸,葉樺洋都有強烈的自我風格呈現。

飽滿的岩礦壺在岩礦茶盤投下一團清涼的濃蔭,所有搭配的茶海、茶倉、茶杯等,細緻質感的肌理,起伏有致的造型,彷彿都化成了聲響,共同以生動的韻律迎接室內匍匐前進的陽光。這就是葉樺洋,玩石成壺終能識得茶中真味,作品不僅將台灣豐富且多樣性的岩礦,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充滿澎湃的生命力與熱情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