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 鼎湖上素盡善矣

文/朱振藩 |2015.08.03
1820觀看次
字級

文/朱振藩

若論起最高檔的素菜來,曾兩度列入滿漢全席(一為鍾徵祥《食在廣州》內的「粵式滿漢全席」,另一為北京「大三元酒家滿漢全席)中的「鼎湖上素」,肯定當之無愧。

這道菜的由來,一說是清朝初年,廣東鼎湖山慶雲寺的一位老和尚,為滿足遊山「貴客」的口腹之欲,挖空心思製成;一說則是清末該寺的慶雲大師曾到廣州六榕寺說法,當地信徒在位於西門的「西園酒家」設宴接待,並敬奉該酒家最拿手的「十八羅漢齋」。

此菜在製作上,取用三菇(北菇、草菇、蘑菇)、六耳(雪耳、木耳、石耳、榆耳、桂花耳、黃耳)、髮菜、竹蓀、湘蓮子、白果、佛手果、銀針、筍肉、炸麵筋等珍貴食材,以麻油、醬料和黃酒調味,逐樣以上湯煨透,再排列成十二層,層次分明,形狀美觀。慶雲大師仔細品味,覺得原料雖好,但味道卻平平,不禁連說:「惜乎,惜乎!」

大廚聞知,忙打恭作揖,詳詢原委。

大師遂露一手,提出用料大抵相同,但烹製細節有所變更的獨到見解。大廚後依法炮製,遂做出味道更勝於昔的上好素菜,為了紀念這段奇緣,特命名為「鼎湖上素」。

上世紀二○年代時,主政「西園」綽號「八卦田」的大師傅,承襲傳統技藝,食材尤其講究,把「鼎湖上素」推向頂峰,成為宴席上的首席大菜,號稱「素齋中最高上素」。

製作此菜時,先將焯過或處理過的榆耳、黃耳、鮮草菇、竹蓀、鮮蓮子、笋(笋刻成笋花)、白菌等一起入鍋,用上素湯及調味品煨過。銀耳、桂花耳另單獨煨。再將燉或焯過的各料一起入鍋,加調味品燜透,取出用淨布吸去水分,取大湯碗乙隻,按白菌、香菇、竹蓀、草菇、黃耳、鮮蓮子、蘑菇、笋花、榆耳的次序,各取其一部分,從碗底部向上,依次分層(每一層擺一圓圈食材)排好,再將剩餘各料,全部放入碗中填滿。把碗扣在巨碟上,使之成層次分明有序的山形。

然後以料酒、素上湯、麻油、白糖、醬油、溼馬蹄粉等兌成芡汁,入鍋烹起,隨即把多量芡汁淋在碟中。末了,取桂花耳放在「山」的頂部正中,銀耳放在腰圍,菜心、炒熟搯菜(即截頭去尾的綠豆芽)依次由裡向外鑲邊,再將剩餘芡汁,澆在桂花耳、銀耳之上即成。

「鼎湖上素」以色彩典雅、層次分明、鮮嫩滑爽、清香適口,而為人所津津樂道。若要依式製作,必須用料實在,加上無比耐心,循序依序製作,不可絲毫馬虎,不可半途而廢,發揮各料之長,融鑄而成絕味,只要堅持不懈,有如一心向善,保證大放異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