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19 人道數位藝術家米爾克 帶你身歷他人的處境

楊慧莉 |2015.05.23
1099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世人多有側隱之心;然而,除非親眼目睹,用心體會,否則很難感受別人的苦楚。過去,人們透過文字和影像去聆聽別人的故事,想像他們的遭遇。而今,透過「虛擬實境」的先進科技,人們可在所處位置,「親眼」看到別人的世界,感同「身受」其處境。此科技在衝破傳統敘事媒體的框架後,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進而成為推動改變的觸媒。促成此創新之舉的幕後推手正是本周專題人物:數位藝術家米爾克。

突破框框
革新敘事媒體 開啟改變的契機

克里斯.米爾克(Chris Milk, 1976-),六歲時在後院拿著祖父借他的家用錄影機重拍麥可.傑克森的《戰慄》。母親順應他的興趣,讓他參加紐約科技學院夏令營的音樂錄影帶拍攝課程。儘管當時由於害羞,只有拉攝影棚內麥克風的分,始終沒坐上導演椅,但他融入其中,玩得很開心。

堅守興趣獲賞識

之後,米爾克沒有意外地朝拍片之路前進。從舊金山藝術學院製片系畢業後,有長達兩年的時間,他幫任天堂和澳洲電訊公司拍攝電視廣告。不過,他的志趣是拍音樂錄影帶(簡稱MV)。

由於毫無知名度,沒人會大膽進用他。然而,他還是隨時準備好自己,「每天晚上創作出一個音樂錄影帶腳本」。終於,二○○三年,英國電子樂團「化學兄弟」欣賞他的創作理念,給了他一展身手的機會。

接下來的四年,米爾克幫諸多知名樂團和歌手拍攝MV,如U2和目前當紅歌手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不過傳統的MV已漸漸式微,「YouTube」影片分享網的浪頭已席捲而來。許多錄影帶導演仍不為所動,繼續為電視製作MV,米爾克「卻抓住浪頭要好好利用一下」。

創作中益顯人味

米爾克為後MTV時代製作的第一支音樂帶是《The Johnny Cash Project》。這是一個網路集體創作,由強尼.凱許的眾多粉絲們上傳動畫,一起製作音樂錄影帶,向這位已故傳奇歌手致敬。影片配上凱許探討「死亡、復活和不朽」的作品《Ain't No Grave》,每放一次,凱許便在他所影響過的千千萬萬粉絲心中活轉過來。

藉此,米爾克跳脫單向的藝術創作模式,走向更多元的創作方式。事實上,他已開始檢視人們使用上百年的影片方框形式,思索著:「有沒有辦法運用現代科技說出不一樣的故事或是讓故事更扣人心弦?」於是,他開始實驗各種創作形式,打造出《The Wilderness Downtown》、《The Treachery of Sanctuary》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邀觀眾共創故事

在與「Arcade Fire」樂團合作的《The Wilderness Downtown》(本身是個網站)中,米爾克讓進入的觀影者一開始鍵入自己兒時成長的地址,接著網站會跳出很多視窗,觀者會看到一個在街上奔跑的青少年,然後是谷歌街景和谷歌地圖,於是明白男孩所奔跑的街道就是他先前所鍵入的地址,當男孩停在某間屋前,就是觀者家門前。

把觀者的一小段歷史納入作品引發比先前作品更多的情感回應後,米爾克開始想:「如果把觀者整個人放進敘事的架構裡呢?」於是,互動裝置藝術《The Treachery of Sanctuary》孕育而生。此作品由三幅白色布幕組成,當觀者走近布幕,就會投射出自己的身影。第一幕的人影經過Kinect動作感應器處理後會化為碎片,變身群鳥飛走;第二幕有鳥群飛來啄食觀者的身影;第三幕人影長出巨大羽翼展翅飛翔,而且可隨觀者的動作起伏,於是展場上常見「人們又笑又跳,不停擺動身子,以為自己就在作品裡」。顯然,此作品在歡愉的互動中讓人們更有感。

虛擬實境新應用

不過,米爾克對作品價值的考量不只在於其所挑起的情感深度,也在於如何同時深刻影響更多的人。他思索百年來電視、電影等視窗媒體的意義,希望能突破視窗的方框局限,「穿越」它,讓人們「置身」在窗外世界。結果,他想到常用於電玩的「虛擬實境」科技,便將它研發為故事報導的新媒體,並可通過 iOS 版和 Android 版 VRSE 應用觀看。 VRSE 應用支持廉價、即插即用的谷歌紙板眼鏡(Google Cardboard),而無須透過昂貴的三星和 Oculus Rift 等虛擬實境顯示器,這可擴大新媒體的普及性。

後來,米爾克運用這項科技,為聯合國世界組織製作了第一部虛擬實境紀錄片《希佐頭上的烏雲》(Clouds Over Sidra)。這部片子透過一個住在約旦難民營、叫做「希佐」的女孩故事,重現敘利亞內戰中難民們的經歷。戴上虛擬配備,人們不再透過螢幕視窗觀看希佐的世界,而是與她同在一個介面,甚至與她並肩而坐,也因此更能感同身受,更加同情她的處境。

今年一月,《希佐頭上的烏雲》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首映。世界經濟論壇的與會者所做的決定將影響數百萬人的生命。這些人可能難得坐在約旦難民營裡,但首映當天他們全都突然「坐在」那裡了,而且大受感動。

接下來,米爾克還會繼續與聯合國合作,拍攝一系列虛擬實境的紀錄片,目前已拍完賴比瑞亞的故事,準備拍印度的故事。包括米爾克在內的所有影片拍攝參與者希望影片故事能撼動全球主事者,一起改變片中人的生命。

設身處地
戴上虛擬眼鏡 感受希佐的處境

「我叫希佐,我十二歲了,念小五。我來自敘利亞達拉省印克宜城(Inkhil City),住在約旦的札答里(Zaatari)難民營已一年半載。我有個大家庭,三個兄弟,其中一個還是小娃兒,他老是哭。我問父親我小時候是否也這樣,他說不會,我想我是個更堅強的娃兒……」

由米爾克與艾羅拉(Gabo Arora)共同執導的《希佐頭上的烏雲》以小女孩希佐的自述開啟,片長只有八分鐘,但卻威力無比,看過的人無分男女老幼都為之動容。雜誌專欄編輯史登(Scott Stein)寫下他的觀後感,摘要如下。

心繫難童的處境

我在紐澤西自家公寓,戴上虛擬實境的眼鏡後,接著就站在沙漠中了。希佐開始對我講述她最近的遭遇,帶我走進她的世界。

我在她的房間,她坐在床上,我站在那裡,像影片中的鬼魂……接著我看到她的家人擠在局促的空間裡,後來我又被帶往其他地方參觀……有女孩在踢足球,我站在場地中央,看著孩子們依序前進,然後都轉頭盯著我看,甚至把我圍在他們中央,不管我轉向哪裡都看到他們的小臉,這時我已熱淚盈框,眼淚的濕氣讓眼前景致變得朦朧,一切恍如夢境。

不出門,卻能「置身」在他鄉,而且與人同悲同喜,這真的很神奇……我拿下虛擬眼鏡後,眼睛又紅又濕,我老婆坐在我旁邊看書,窗外仍是紐澤西的典型冬景,希佐則遠在他鄉。我抽取了幾張衛生紙,擦乾眼上的淚水,感覺好孤單。在波動的情緒中,我不斷想著這些孩子,思索著自己該做些什麼。


善用科技
虛擬實境 未來報導的絕佳利器

導演生涯開啟以來,米爾克一直在找尋更好的敘事媒體,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此他常創新運用新科技,鋪陳他想說的故事。如今,他在「虛擬實境」的科技上如願以償,尤其是看到「這種技術如何在新聞報導上展現力量,以一種史無前例的方式讓人得以『將心比心』」。

紐約百萬人遊行

米爾克舉去年底幫全球新聞台「Vice News」製作的紐約百萬人大遊行虛擬實境報導為例。這場遊行是為了抗議警察殺害手無寸鐵的嘉納(Eric Garner)和布朗(Mike Brown),以及大陪審團對兩個案例的審判決定。其中,有個場景是一位老兄在華盛頓廣場公園聲嘶力竭地在抗議。「這種人,大概一般人不會敢靠近,但戴上虛擬眼鏡的人就沒有任何顧慮了,而當你一靠近這種人時,了解他們為何怒吼,就會更同情他們。」

米爾克認為,未來的新聞報導都可運用虛擬實境的技術呈現,「不管是把讀者帶到抗議、地震或北極冰帽融化的事發現場,重點不只是幫人更快掌握新聞,還能更貼近當地人的感受」。

改變世界的起點

不只是感染力,米爾克對「虛擬實境」敘事媒體的影響力也頗具信心,因為「人們只要在手機上接上應用程式,取得虛擬配備就能有此體驗了」。

由於人們仍需積極行動取得設備,因此這種新穎的報導形式短期內尚不會成為媒體業者關注的焦點,不過卻仍極具發展的潛力。誠如看過《希佐頭上的烏雲》的BBC科技記者魏克菲(Jane Wakefield)所說:「我可以證明這的確是個動人的經驗。你真的相信自己就走在孩子們身邊,經歷他們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以為自己就在現場。」

如果說媒體人都在找尋一種動人的報導方式,能對世界產生正面影響,米克爾無疑地已先幫大家找到了。對他而言,「虛擬實境報導改變了人們對彼此的觀感,讓人類變得更具同理心、更良善,而這正是改變世界的起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