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翊與機器人共舞 藝常合拍

郭士榛 |2015.04.27
1170觀看次
字級
《黃翊與庫卡》新作中,增加兩位舞者胡鑑、林柔雯互動。在紐約、北京演出廣受好評。圖/廣藝提供
《黃翊與庫卡》新作中,增加兩位舞者胡鑑、林柔雯互動。在紐約、北京演出廣受好評。圖/廣藝提供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與機器人共舞」已不是電影中的虛擬想像,可以近距離在劇場舞台真實上演,滿足觀眾視覺的享受。年輕編舞家黃翊小時候夢想,能擁有一個小叮噹機器人,意外找到工業機器人編創《黃翊與庫卡》一起跳舞,舞作的科技難度與突破超越許多國際科技表演,可說是台灣藝術家與國際頂尖科技公司藝企合作、互惠的成功範例。

雲門創辦人林懷民曾說黃翊是「可怕的孩子」,他編創《黃翊與庫卡》巧妙地融合了舞蹈與科技,在看似機械規矩的場域中,流暢無瑕地串連出現代舞蹈與視覺藝術合拍的絕佳展演。

兒時幻想 舞台真實呈現

黃翊說:「工業機器人動作精確,可說是對我自己的一個投射,舞作中庫卡模仿我的動作,我也學習庫卡的動態,讓自己的身體更機械化,跳舞時擬人化幻想著身體會發出一些聲音以及數據,甚至影響、變化環境。」

喜歡完美形式主義的黃翊表示,「想與機器人作朋友」,最初只是兒時單純想法,直到「庫卡」出現。三年前發展出二十五分鐘、單人與機器人共舞的片段。二○一四年《黃翊與庫卡》參與「QA Ring國際數位藝術展演跨域合創計畫」,得到紐約3LD藝術與科技中心的支持,發展出完整三段舞作,全長六十分鐘,增加二位真人舞者胡鑑、林柔雯與庫卡共舞,在詩意感性的氛圍中,展現黃翊獨有的才華創意。

黃翊學習電腦程式語言,設計庫卡每個動作,黃翊說:「和機器人發生互動,必須先要有正確使用觀念,像是機器人動時,人不能靠近,在我設計的程式中,安排當人接近庫卡時它會減速,才可互動共舞。」

遇到貴人 作品推向國際

黃翊透露,二○一二年台北數位藝術表演獎《黃翊與庫卡》首度面世,因「庫卡」造價相當昂貴,黃翊想盡辦法商借,他原以為表演完就畫下句點。沒想到,有次黃翊遇到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當楊忠衡了解《黃翊與庫卡》未來發展所遭遇的困難後,決定由基金會出資,讓黃翊擁有一台「庫卡」繼續創作,同時安排作品參加二○一三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開幕演出,加入二○一四「QA Ring國際數位藝術展演跨域合創計畫」,將作品逐步推向世界級舞台。

黃翊自覺是個理性而沒溫度的人,十歲時父母投資失利而破產。為體諒辛苦的父母,他從小就知道要當個完美小孩,就像機器人一樣抽離自己的情感,做個聽話、友善、表現優秀、不曾叛逆、沒有個性、為人著想,像演員一樣的扮演「完美的小孩」。

六月登台 電影版年底見

直到考上北藝大七年一貫舞蹈系,在老師的引導下,黃翊找到自己,「感謝父母讓我學習表演,舞台成了我釋放壓縮情感的最佳出口。」近年來,黃翊沉澱出詮釋自身感受的理想創作與表演方式。

《黃翊與庫卡》對黃翊來說,是美化成長過程中遺憾的方式,舞作揉入他的孤獨,自我質疑、了解、安慰,及刻畫美好的假象,讓他人放心。擅長結合層次豐富的影像與細膩肢體展現的黃翊說:「舞作創造出看起來美好、童真的片刻,希望讓看的人暫時忘掉現實。」

最新版《黃翊與庫卡》二月已在紐約演出,四月中旬曾前往北京為廣藝基金會的「兩岸小劇場藝術節」暖身,都受到好評,六月回台在淡水雲門劇場演出,《黃翊與庫卡》電影版將於下半年面世。

黃翊小檔案

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研究所畢業。擅長編舞、錄像、攝影、裝置創作。2008年於雲門舞集2團春鬥編舞作。2010年成立黃翊工作室,同年作品《低語》獲丹麥國際編舞大賽亞軍。2011年獲國際知名舞蹈家許芳宜提名,美國舞蹈雜誌評選為「全球最受矚目25位舞蹈工作者」之一。

2010年《交響樂計畫》與2012年《黃翊與庫卡》,二度獲得台北數位藝術節數位表演首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