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與檯子 文學與青春為伴

林黛嫚 |2015.04.23
1090觀看次
字級

文/林黛嫚

參加一個文學聚會,出席的人從五年級到七年級都有,會中的話題之一是大家歷數彼此間何時相識、迄今多少年,這個話題對五年級的作家來說,固然免不了歲月匆匆的感慨,但更多的是文學路上青春相伴的豐盈記憶。

寫作是一個孤獨的活動,是一個創作者得與文字為伍,獨自完成的工作,但走出書房、咖啡館等寫作場所,文人也需要尋找同伴、互相分享與切磋。在台灣文學發展的過程中,文人圈或許並不明顯,但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黃春明、林懷民、季季等人在明星咖啡屋寫作;仙枝、朱天文、朱天心、謝材俊等人創辦三三集刊,也都創造了許多文學現場,留下許多文壇瑣憶。

剛開始寫作的階段,我也有一群年紀相近、大學剛畢業或就讀研究所、對文學同樣懷抱夢想的年輕作者相偕同行,偶爾在出版社的安排下進行自由而隨興的讀書會,有時也自己相約在咖啡館閒聊,過了這麼多年,那段青春記憶,那些年輕心事,如今想來,都是甜蜜蜜、喜滋滋。

我在籌辦青年文藝營時,是否已經理解到年輕寫作者有一個和文學同好一起學習的環境,是讓他們的文學路可以走得長遠的一個要素?或許並不盡然,我只是在副刊主編的位置上,把這當作我應該做的任務之一,不過十年後,看到參加的學員有許多還相偕走在文學的路上,或許走過之後才知道,當時方向是正確的。

在島內連續辦了三屆青年文藝營之後,我把文藝營由島內擴大到兩岸,活動設計的概念是第一屆由本報當東道主,邀請對岸以復旦大學為主的師生一團三十人來參訪,加上國內的大學生約五十人一起進行三天的文藝營課程,隨後也安排大陸師生到中部遊覽日月潭、阿里山等名勝,聯絡的工作更為龐大,文藝營的課程、大陸師生的食宿旅遊、台灣學生招生及分組,由於經費及人力有限,不能讓台灣學生也住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和大陸學生有更密切的交流,這是這「第一屆兩岸青年文藝營」圓滿順利中的一點點遺憾。

過了兩年,二○○四年二月,「第二屆兩岸青年文藝營」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辦,雖然第一屆的推手之一邵董事長已經離開《中央日報》,我向報社長官報告得到同意後,仍然邀請邵董事長擔任領隊,依然透過副刊發布公告,甄選出來二十名學員,加上講師及工作人員,一行將近三十人在上海、蘇州、南京等地交流參訪。

學員之一的江凌青不幸在今年初病逝,我在李時雍的悼念文章中才知道十年前一起參加第二屆文藝營的許多文青,彼此之間還有聯絡。「那場文藝營,參與的作家和同儕很多,白天在復旦聽課,晚上一行人到外灘夜遊;會後,又到蘇州等地。旅途上,結交了幾個朋友,但並未與凌青留下什麼互動的印象;反倒回台北後,時常在與朋友聚會間,聽到像青提到她的名字及她的創作。」

二○一一年我在東華大學駐校,華文系須文蔚主任找了數位文化中心的陳啟民每周接送我到學校,啟民見面第一句話就說,「老師,我是第二屆兩岸青年文藝營的學員」,師生在花蓮展開半年的溫馨接送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