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上拔毛 刺激毛囊誘髮再生

陳玲芳 |2015.04.23
434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再生醫學研究又有重大突破,台北榮總皮膚部陳志強醫師、國立陽明大學李光申教授與美國南加州大學鍾正明院士跨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小鼠身上適當的給予毛囊刺激,可誘發超過五倍毛囊的活化以及再生,重大研究的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第一流的期刊《細胞》。

陳志強表示,頭髮在人類社交生活扮演重要角色,禿髮會使人缺乏自信顯得蒼老。近年來汙染嚴重及生活和工作壓力,落髮求診的病患日益增多,治療禿髮,促進毛髮再生,成了社會大眾關心話題,也是科學家努力的目標。

研究團隊在小鼠身上拔毛,嘗試不同區域形狀、根數密度的「排列組合」,從直徑二點四公釐的圓形區域,拔到直徑一平方公分,才找出關鍵的閾值,發現直徑五公釐的圓形範圍中拔除兩百根毛髮,再生效率最好,可刺激一千根毛髮生長。

陳志強指出,根據過去經驗,當器官或組織受到傷害時,會引起「再生」反應,研究結果顯示,藉由適當排列拔除一定密度毛髮,可以達到「誘發」超過五倍毛髮再生。

被同事戲稱為「mouse barber(老鼠理髮師)」的陳志強,在顯微鏡下,拔了超過十幾萬根老鼠毛。

他說這種「全有全無」的集體再生或不再生現象,全靠免疫反應,一旦累積夠多的巨噬細胞及腫瘤壞死因子,且超過活化的閾值(最高或最低的臨界值)時,拔毛範圍內的所有毛髮,包括被拔過、沒被拔過的毛髮都會再生。

陳志強強調,這項「拔毛」技術應用在人體,仍有一大段路要走。人類掉髮的成因眾多,包括雄性禿、鬼剃頭、圓禿、退化性疾病等,研究團隊下一步會先針對同為免疫反應造成的「鬼剃頭」患者進行研究。

陳志強說,下一個研究不會直接拔患者頭髮,是藉由「切片」了解其機轉,再嘗試能否找出逆轉、活化再生毛囊的方法。在此之前,他提醒民眾千萬不要亂拔毛自行治療白髮或掉髮,否則會有反效果。

藉由結合免疫與再生反應,這樣的「群聚感應機制」不只存在於毛囊,而是可發生在身體各個器官或組織中,這種有效率的再生反應,若能運用於再生醫學,對治療退化性疾病,將帶來新契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