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16 廣播創意人艾塞邀您: 一起採集生命的故事

楊慧莉 |2015.04.18
1556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眾聲喧嘩的年代,人人只管叫囂,表明立場,卻忘了要傾聽彼此,於是「心牆」在人我間築起,因「無知」而引起的誤解、對立,甚至衝突無時不刻不在全球社會各個角落上演。廣播製作人艾塞別出心裁,自二○○三年起便開啟了一個口述史計畫,藉由訪談和聆聽,為彼此留下愛的見證,計畫至今仍方興未艾,甚至擴大範疇,未來可望移風易俗,讓世界大同的理想漸露曙光。

1.【設故事會】 開啟庶民口述史

大衛.艾塞(David Isay, 1965-)成長於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和紐約州曼哈頓市。父親為精神科醫師,母親為叢書編輯和作者。

家有眾多傾聽之耳

艾塞成長於一個懂得聆聽的家庭。體貼而仁慈的父親、母親,以及小時候常讓他跟進跟出、個性有些暴躁的姨婆全都願意聽他說,展現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愛。最讓他佩服的是,這些長輩一旦犯錯,都勇於認錯,成為他生命中最好的榜樣。

一九八七年,艾塞畢業於紐約大學,對前途一片茫然。由於出身醫師世家,他秉持家族傳統,註冊醫學院準備深造,但他自知意願不高,卻也不知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就在此時,艾塞發現他最親密的父親是同性戀者;錯愕之餘,他與父親展開多次深度對談,因而得知一場於一九六九年發生,對美國及全球同性戀權利運動的發跡極具關鍵的「石牆暴動」事件。此事引發他的高度興趣,讓他決定暫停入學,想多花些時間了解石牆事件。

按下錄音鈕的一刻

靠著一位年輕社運人士的幫忙,艾塞追蹤並找到當晚於石牆事件發生時的許多在場人士,親自對他們一一訪談。

事隔多年後,艾塞已不太記得第一個受訪對象的身分,但按下錄音鈕的那一刻,他便明白當個可以訪問別人的記者就是他這一生最想做的事。他看到麥克風給了他神奇的力量,帶他到不曾到過的地方,也給了他特權,得以接觸到一群了不起的「勇士」。

透過艾塞的採訪,石牆的故事首次向美國民眾曝光。他將成果獻給父親,父子關係變得更緊密,這件事也改變了他的人生:放棄醫學院,走上廣播之路,製播多元性的電台節目,也錄製了許多的紀錄片。

報導弱勢者的故事

透過紀錄片,艾塞報導了許多處於社會中下階層的人物的故事。多次,他都感動於這些社會邊緣人面對麥克風挺直背的慎重神情,對這些被主流社會所漠視的弱勢者而言,受訪一事意義非凡。

艾塞甚至與攝影師合作出書,讓社會弱勢者的故事躍然紙上。他永遠記得一個數十年來待在廉價旅社,過著「非人」生活的受訪者看到自己出現於書裡的激動表現:他拿著書,在狹窄的廊道上一路跑著,雀躍地高喊著,「我存在,我真的存在!」

將採訪權交給庶民

這一幕不僅讓他印象深刻,「我存在」一語更在他心中響徹雲霄,「催促」他成立「故事會 」(StoryCorps)組織,讓更多人有機會透過「訪談」本身被聽見。

二○○三年,他與工作團隊在美國紐約市的中央車站設置了故事會的錄音間,讓民眾可藉以採訪他們所尊敬和珍視的對象,這人有可能是親人、朋友,甚至陌生人。錄音間有助理提供專業協助,幫助參與者進行四十分鐘的訪談。約訪者多半慎重其事,把它當作是與受訪者的最後一次對話,於是仔細思索想問的問題和想跟對方說的話。訪談結束後,約訪者會拿到一份訪談的拷貝檔,另一份則會存放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民俗學中心。若有人採訪了他的祖父,未來這人的子嗣如想認識這位祖父,就可透過這捲彌足珍貴的錄音檔中所流洩出的聲音和故事。

獲本年度TED大獎

一開始,艾塞的創意因太前衛而乏人問津,但隨著時間的流轉而漸漸為人接受和重視,因而錄下了許多很棒的對話。後來,故事會組織在亞特蘭大市、芝加哥市、舊金山都設立了錄音間。二○○五年,他們還把兩個露營車改造成行動錄音室,首次巡迴美國各地。二○一○年,部分訪談還被製作成可看的動畫片,在美國公共電視網和線上動畫網播放。

至今,艾塞的故事會口述史計畫已有十萬多人參與,他們來自全美五十州數千個城鎮,在單一機構所集聚的人類聲音數量上堪稱史上最多。

過去,艾塞已因廣播工作獲獎無數,備受肯定,今年則因故事會計畫再添一項無上的殊榮,成為本年度TED大獎的獲獎者,獎金高達一百萬美元。

一如其他受獎者,艾塞也到TED大會現場發表了五十字內的願望:「請幫忙將故事會的計畫告訴全世界,讓每個人都能與另個人合錄一段有意義的訪談,之後歸入人類歷史檔裡。」

演說當下,艾塞的工作團隊已推出「StoryCorps app」(故事會手機行動應用程式)的公共試用版,未來只要透過下載,依照訪談提要,每個人隨時隨地都能採訪他人,為彼此留下一段有意義的生命紀錄。

2.【訪談內涵】

見證人性光輝面

艾塞口述史計畫的參與者不分種族和男女老幼,也無分貴賤,有受刑人、國會議員,還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由於這項計畫旨在留下精神遺產,多數人於訪談中探討的主題不外乎生、死與愛等生存議題。

聆聽中如置身聖地

故事會的訪談內容會被剪輯成三分鐘摘要,每周於「NPR」(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Morning Edition」節目中播出一次。凡聽過此節目的人,莫不為之動容,感動於人類愛的表現。

參與者進錄音間,不是為了沽名釣譽;他們多半只是一般的平凡百姓,談論他們生命中所不可或缺的慈悲、勇氣、正直和尊嚴。聆聽他們的故事,常讓人宛如置身聖地。幾乎每位在錄音間服務過的助理人員都表示,在場時的最大收穫是看到「人性本善」。

母愛與寬恕的力量

節錄兩則見證母愛與寬恕力量的訪談內容如下。

第一則是十二歲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約書亞訪問母親莎拉。

約書亞:感覺大家好像都比較喜歡艾蜜(妹妹),她就像一個天使。

莎拉:我知道你為什麼這麼說。艾蜜的確很容易與人相處,不過人們只要花時間認識你,也會很愛你的……

約書亞:我出生時,有符合您的期待嗎?

莎拉:親愛的,你超乎我的預期。當然,每個母親都會對自己的孩子有些想像,但你的出生讓我更像一個母親,因為你的想法……

約書亞:喔,所以,是我讓妳成為母親的。

莎拉:「你讓我成為母親」,這個觀點正確!不過,也因為你的想法超出育嬰手冊範圍,你讓我變成一個更有創意的母親。我要謝謝你。

第二則是歐希和瑪莉的故事。歐希青少年時在幫派鬥毆時,殺死了瑪莉唯一的兒子,多年後,瑪莉到監獄探望歐希,從了解歐希的為人中漸漸原諒他所犯下的罪行。

瑪莉:我的親生兒子已不在了,我看不到他畢業,但現在你要上大學,我有機會看到你畢業;我也看不到他結婚,但希望有一天我能看到你成家。

歐希:聽到您願意以這樣的方式走進我的生命,讓我備受激勵……雖然我曾帶給您莫大的傷害,但您仍相信我,真是有些不可思議!

瑪莉:儘管我們此刻比鄰而坐、看著彼此,但要道出我們的故事,談何容易。所以我也欣賞你辦到了。

歐希:伯母,我敬愛您。

瑪莉:兒子,我也愛你。

3.【結合科技】 邁向大同的境界

聆聽他人的訪談內容固然令人動容,但只有當事者最能感受到訪談本身對自己的意義。

約十年前,艾塞在故事會的錄音間親訪父親。後來,看似健康、一周看診四十小時的父親卻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幾天後即撒手人寰。父親辭世當晚,他首次聆聽多年前的錄音,幾個晚輩當時也在場,就在此刻他才完全領悟這段錄音的重要性:未來晚輩們要認識他心目中的巨人只有透過這段訪談了。

故事會進入新層面

隨著訪談錄音的重要性在人們心中深植,錄音間一度「供不應求」,讓人等待多時。而今,結合科技,人們隨時隨地都能進行訪談。這也讓故事會的口述史計畫進入全新階段。

自推出「StoryCorps app」以來,已有十幾萬的下載量,錄下了一千多個訪談。由於更科技、更方便,這套軟體吸引了許多年輕族群,也讓人想把程式帶到獅子山、盧安達等地錄下當地的故事。

軟體也讓訪談的形式趨向於隨性和多元。過去,艾塞以為錄音間的訪談已經很親密了,而今有個小女生直接爬到祖父母的床上做訪談。最讓艾塞振奮的是,現在訪談一上傳,五分鐘後線上就有許多聆聽者了。

提升人類精神文明

艾塞期許故事會的行動軟體未來能獲得廣泛運用,除了變成家族精神遺產的載具,也能見證一個世代的思想,甚至成為化解仇恨的利器:「如果每個高中生的感恩節作業是訪問家中的長者,就能抓住一整個美國世代的生命精隨;敵對陣營的母親們如果能坐下來認識彼此,而非談論衝突……」

看來,故事會的影響將無可限量。而TED台長安德森(Chris Anderson)認為,「故事會的任務也可用以對抗社群媒體氾濫年代,人際間膚淺的溝通。」

除了展現深度,故事會計畫也改寫一般對話的遊戲規則,不再自說自話,而是藉由採訪和聆聽,禮讚他人的存在價值。

艾塞希望故事會所做的一切能讓人們認清一個簡單的事實:「每個生命都一樣很重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