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行佛 造就香港首富李嘉誠

 |2015.04.17
6683觀看次
字級
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香港首富李嘉誠名下基金會捐資逾十五億港元(約新台幣六十億元)興建的慈山寺十五日開放,每天四百個預約參觀名額已排到三個月後。李嘉誠總是坦白地告訴別人:「我是學佛的人。」他是眾所周知的大慈善家和學佛居士,認為寺廟發展有助弘揚佛法。

拚財富 為了貢獻更多

上月《富比世》雜誌公布的富豪榜,李嘉誠穩坐華人首富寶座。李嘉誠十二歲便輟學到社會謀生,體會健康、知識的重要,認為幫助人是最有意義的事、教育及醫療是社會富強之本。他體認到個人力量有限,唯有事業成功,才能對社會作更大的貢獻。

李嘉誠贊助興建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的全球第二大戶外觀音像,在觀音像旁同時建設慈山寺,規模宏偉。對李嘉誠來說,寺廟發展的目的並非旅遊,而是為弘揚佛法及佛學研究。

李嘉誠母親莊碧琴是虔誠佛教徒,李嘉誠從小「崇佛尚儒,善心無量」。佛教教義告誡世人,善惡必有報應,有因則有果,奉勸世人崇善積德,多做善舉。

莊碧琴疼愛李嘉誠,但不一味寵溺他,常傳授佛教教義,教育他要以慈悲為懷、誠實待人。莊碧琴教李嘉誠讀書寫字,還經常講述前朝文人墨客、民族英雄的故事,包括一心向佛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因此,李嘉誠無論做人、經商都堅持「誠信、利人、良知」。

做公益 修寺廣植福田

隨事業發展,李嘉誠投入公益,一九八○年成立李嘉誠基金會,資助教育、醫療、文化、公益事業。他歷年捐款逾港幣五十億元,其中約七成透過基金會統籌資助,其餘三成在他推動下由旗下企業捐出。李嘉誠還曾宣布將捐出自己七成資產。

李嘉誠捐資建立「李嘉誠護理安老院」,設備齊全,可讓幾百名老人安養,許多老人在此安度晚年。李嘉誠的座右銘:「人生在世,能夠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時候,對社會有所貢獻,同時為無助的人尋求及建立較好的生活,我會感到很有意義,並視此為終生不渝的職志。」

李嘉誠在大陸和香港廣種福田,常捐助巨資造佛像、修寺廟、造橋鋪路、興辦教育、支援醫療、贊助科研、弘揚文化、賑濟災民等。著名的香港大嶼山大佛,李嘉誠是一大功德主。

三生情 以亡妻名捐款

李嘉誠已故夫人莊月明也虔誠信佛,家人依其遺囑,將她葬於香港佛教徒墳地。多年來李嘉誠以妻子名義捐出款項,很多捐贈的建築物也以妻子命名,例如:莊月明中學、佛教李莊月明護養院、香港大學的莊月明中心、莊月明科學樓,還有李嘉誠基金會捐款的李莊月明佛學研究基金等。

李嘉誠的富豪佛教家庭,在港、台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們深信三世因果,深信布施和富貴的內在必然聯繫,深知慈悲喜捨的精神和舉止是佛菩薩的特色。

二○○六年,李嘉誠曾給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發賀信,期盼在各國佛教代表引領下,把佛教發揚光大,貫徹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宏願,讓廣大群眾得到佛法滋潤,以淨化人心,為社會作出貢獻。

李嘉誠曾說,「衣服、鞋子的牌子,我不講究;一套西裝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十雙有五雙是舊的,壞了扔掉太可惜,補好了照樣可以穿。我的手表也是普通的,用了好多年。」

他說:「對人誠懇,做事負責,廣結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淡泊明志,隨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言談中聽見他的平和至善、慈悲智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