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漠視的天才 余承堯藝展全貌

郭士榛 |2015.04.17
1114觀看次
字級
余承堯畫作《攜琴訪友》充滿空靈之氣。圖/史博館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為慶祝建館六十周年,特別舉辦「回山望有情—余承堯書畫展」,在余承堯辭世二十餘年後,希望透過百餘件重要作品展示,回顧他「詩情畫意」的藝術全貌。即日起至七月十九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一樓展出。

余承堯幼年即成孤兒,毅然投筆從戎。後得資助赴日留學。一九四九年因國民政府遷台,未來得及將家人接來台灣,從此獨居台北,經營藥材生意,餘暇則讀書吟詩、作畫寫字自遣。

一九五四年余承堯退出商場,只因眼下所見之畫中山水,與他雙腳所走遍的中國山川相去甚遠,而欲將過去經驗所見描繪於畫布上,與世人共享;他無師自通開始了第一張畫,自此浸淫畫中。

余承堯作品獨樹一格,畫作靈感由軍旅生活所得,筆墨有別於傳統,卻有北宋山水畫之雄奇壯麗。他的畫面常滿布綿延相連的峻奇山峰、凹凸變化的山石紋理、叢叢聚生的樹幹林木,處處可見他接受自然蒙養而孕化形成之自家山水,充滿令人驚嘆的強烈生命感與表現力。

余承堯的軍旅生涯對他作畫影響甚巨,他主張:「畫山水要熟悉『地形學』,要能在小小的尺幅當中,表達千里江山。」讓人驚嘆的是,他無師承、不用皴法,卻能憑著記憶、以獨有的細密亂筆創作。

此展最長的一幅畫《長江萬里圖》長逾十三公尺,史博館特別將藝術家林銓居拍攝的長江三峽兩岸岩石肌理與此畫的局部放大圖兩相對照,彼此呈現奇異的相似,顯見其寫實功力之高。

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高玉珍表示,余承堯與「渡海三家」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年紀相仿,但因起步得晚、沒有師承也沒有弟子,一般大眾對他很陌生,藝術家何懷碩曾感嘆余是「被漠視的天才」。

幸而一九六○年代後期,因藝術史學者李鑄晉等人慧眼賞識,將其作品帶到美國參展,他才以八十多歲高齡得到遲來的肯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