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謎團 是誰設計紫禁城?

 |2015.04.02
168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紫禁城(現今北京故宮)雄踞於北京的中軸線上,將北京城分為東、西兩部分,城牆內的面積約七十二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十五萬平方公尺,明、清兩代二十四位皇帝就居住在此,是中國古代宮殿藝術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宮殿建築群之一。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一四○六年)開始營建,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年)落成迄今已五百九十五年,到底誰是紫禁城設計建造者?因明朝工匠社會地位不高,留下姓名的屈指可數,設計者幾成歷史之謎。

故宮設計建築者據流傳最廣泛的、首指明代傑出的匠師蒯祥,生於洪武三十一年(一三九八年),卒於成化十七年(一四八一年),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香山人。

翻轉失誤 皇帝譽稱蒯魯班

民間流傳著他的一個故事,據說建造皇宮時,緬甸國向明朝進貢一塊巨木,朱棣下令把它做成大殿的門檻,但有一木匠不留神鋸錯了,短了一尺多,木匠嚇得臉白,慌忙報告蒯祥。蒯祥看了,讓木匠再鋸短一尺多,眾人驚愕,蒯祥就在門檻兩端雕琢了兩個龍頭,再在邊上各鑲上一顆珠子,讓門檻可以裝卸。皇帝見了十分高興,大加讚賞。這就是俗稱的「金剛腿」(活門檻)。蒯祥建築造詣極高,朱棣每每以「蒯魯班」稱之。

一四二一年故宮建成才九個月,一場雷鳴電閃遭祝融,三大殿被雷擊中全被燒光。直到正統(明英宗年號,一四三六年—一四四九年)年間才重新修繕,負責的仍是蒯祥。現在大陸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一幅明代宮城圖中,承天門(今日天安門)下所繪的人物,據說就是蒯祥。

蒯祥後來擔任工部高階官職—左侍郎。蒯祥為人謙遜、儉樸。晚年辭官歸隱,每當有人向他請教有關營造工程時,他都非常熱心地給予指點。過去北京曾有一條蒯侍郎胡同,據說他就曾在那裡住過。蒯祥的後代大多繼承他的技藝,直到晚清,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說法。

蒯祥是故宮設計者之說,也有很多讓人懷疑的地方,一四一七年故宮初建時,蒯祥不到二十歲,從年齡或資歷來看,都難以勝任設計整個工程,蒯祥的貢獻應在重建工作。所以還有另兩名可能人選:蔡信及楊青。

九重宮闕 9999半間房

蔡信是南直隸武進(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人。據說,當時朱棣將建造宮殿任務交給工部尚書宋禮。宋禮找蔡信畫設計圖,宋禮一看設計圖,非常滿意。新皇城比元朝時略向南遷;各大宮殿,依中軸線,左祖右社,十分規整;又開鑿南海,堆砌景山。整個設計方方正正、穩穩當當,象徵大明長治久安。宋禮呈報皇帝,朱棣也不懂設計,只是一聽說新皇宮裡有九重宮闕、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屋,頓時心花怒放。傳說天宮才有一萬間房屋,皇宮只比天宮少半間,既表明皇權威嚴,又顯示著人間帝王謙虛,就痛痛快快地批准蔡信的設計方案。一九七三年,專家還為此做過統計,結果發現故宮確實有八千七百零七間房。

故宮設計者第三個可能人選楊青,可查的資料更少,只知道是名瓦工,但據說楊青這名字是朱棣所賜,足見他的貢獻功勞不少。

考據學者綜合以上幾種說法認為,紫禁城初建時,蔡信、楊青都起了很大作用,但二人年事已高,年輕力壯的蒯祥參與過南京宮殿的設計與建造,又善於計算和繪畫,故而主要的設計與建造工作由他來完成,凸顯出他的地位和作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