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學生需求 找出有利做法

真簧(台中市/教職員) |2015.03.30
1080觀看次
字級

媒體報導,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日前批評台灣由貧變富,台灣學生卻變懶。前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李家同教授日前發表名為「不要再折磨年輕人,改回聯招吧!」的文章。針對這兩篇報導引發的現象,我認為應該深度思考,看看年輕人到底需要什麼。

我在德國進修時,大家分工合作,做出了一部超級電腦,還提供給業界生產,指導教授也因此獲得學術獎項,並不因沒有發表論文,學術地位有所貶低。

教師跟我說,學術包含「學」和「術」,意即理論和動手實務兼具,不要貶低任何一方。

其實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並不會互相衝突,而是過去一連串的升格、改制,指標過於單一,再加上這幾年經濟環境沒有過去的榮景,當學生進入職場,往往沒有能力可以立即上工,因此又轉回如何提高就業率這個問題上面。

台灣目前的社會思惟,有時太過於單一直線,覺得大學生就業率低,一般大學就紛紛成立就業學程,而科技大學就會再次疾呼要重振技職教育,要跟產業界合作,希望能讓學生畢業即就業。

殊不知,這又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從根本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當教育界面臨少子化的衝擊,大家還是只思考希望將考試制度回到最簡單的聯考,但似乎忘記聯考帶給大家一試定終身的痛苦。

現在事實證明,新的入學制度也能讓偏鄉或是弱勢的孩子順利進入大學,未來到職場有安身立命之處。在台灣,只要有考試,即使是測驗能力的會考,還是會被過度解讀唯有分數排名的考試,完全跳脫不了科舉考試的窠臼。

以我在學校的觀察,孩子們其實很有熱情,做義工、參加運動會、練啦啦隊、學校的晚會表演、各種成果展、各式各樣的專題競賽,都可以看見他們充滿活力的身影,雖然網路和社群媒體會對他們生活作息造成影響,但是只要引導得當,從做中學,從服務中學習,深度的閱讀和思考,他們也能接受的。

因此我們的學生不是懶惰,而是缺乏適當的引導。以我執行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多年的經驗,在過程中教導學生教學、輔導的技巧,最新的雲端科技應用,傳達精準訊息的簡報的製作,我覺得學生都能因此獲得多深度的知識與實例,而不是淺碟式的表象,特別是最近一連串學生參與企業面試的好結果可見一斑。

任何一種制度都有其時代背景,但是當面臨新局時,我們還是應該回到原點,重新檢視當代的年輕人到底需要什麼,思考出對他們有利的做法,未來才能永續發展。

真簧(台中市/教職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