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朝聖 光大佛教 捨我其誰

文/慧顯(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 |2015.03.26
3251觀看次
字級
駐守在印度,我常常有機會帶信徒到聖地去朝聖。雖說每次的朝聖路線都大同小異,但每次到聖地我都有不同的體驗。第一次到聖地是在一九九八年,我在印度受三壇大戒的時候。因為是第一次,又是初發心菩薩比丘,所以震撼力非常的大。圖/印度沙彌學園提供
駐守在印度,我常常有機會帶信徒到聖地去朝聖。雖說每次的朝聖路線都大同小異,但每次到聖地我都有不同的體驗。第一次到聖地是在一九九八年,我在印度受三壇大戒的時候。因為是第一次,又是初發心菩薩比丘,所以震撼力非常的大。圖/印度沙彌學園提供
駐守在印度,我常常有機會帶信徒到聖地去朝聖。雖說每次的朝聖路線都大同小異,但每次到聖地我都有不同的體驗。第一次到聖地是在一九九八年,我在印度受三壇大戒的時候。因為是第一次,又是初發心菩薩比丘,所以震撼力非常的大。圖/印度沙彌學園提供
駐守在印度,我常常有機會帶信徒到聖地去朝聖。雖說每次的朝聖路線都大同小異,但每次到聖地我都有不同的體驗。第一次到聖地是在一九九八年,我在印度受三壇大戒的時候。因為是第一次,又是初發心菩薩比丘,所以震撼力非常的大。圖/印度沙彌學園提供

文/慧顯(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

駐守在印度,我常常有機會帶信徒到聖地去朝聖。雖說每次的朝聖路線都大同小異,但每次到聖地我都有不同的體驗。第一次到聖地是在一九九八年,我在印度受三壇大戒的時候。因為是第一次,又是初發心菩薩比丘,所以震撼力非常的大。

記得當時,我是百感莫名的痛哭流淚,內心情緒非常複雜,但哭完後感覺身心清涼,猶如獲得新生一樣的法喜。我心中有種遊子終於回鄉的悲欣交集感。「悲」的是我何以業重如斯,不值佛世,至今尚在輪迴生死,煩惱無量;「欣」的是我雖不能親見如來,但何其有幸今生得以學佛出家,聞法利生,還算是沒有白來這世間一趟。

祈智求慧 無我自在

當我再度踏上聖地的時候,已是在相隔了整整十年後的二○○八年了。這十年當中,尤其感謝家師星公上人及常住支援,給予我很多的教育和成長,這些經歷和磨練使我成熟了不少、成長了許多。

尤其是在職事生涯裡必經的「人我是非」中,行「無我自在」的修練更是感觸很深,體會到「是非何必爭人我」,能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福報了。到了而立之年,我帶著這份體驗到達聖地時,心情是平靜的、心念是平和的,除了宗教的感動以外,還多了一份吉祥的感受。

這時的第二次朝聖,我依然是百感莫名,但不再流淚,而是在不斷的向佛陀祈求力量與智慧,讓我能為復興印度佛教盡點棉力。

為教盡力 隨類得解

之後就是從朝聖者到帶領朝聖團領隊的身分更替。這樣的改變一開始是有壓力的,因為自己朝聖只要自我對話,可以非常放縱的,任由自我的情感去跟佛接心、與佛感應道交。但帶團當領隊就必須多少放下一些自我的感動,隨時隨處、全心全意的照顧信眾是否有感動了。

我記得第一次帶的是馬來西亞的朝聖團,我當時是費盡了心思、絞盡了腦汁的為他們講解聖地的典故和佛陀應世的故事,深怕那裡講的不夠清楚、不夠完整,而無法讓他們感動。從自我感動到要別人也感動,這種期待的壓力,慢慢的隨著帶團次數增加,逐漸變成隨緣隨喜般的隨順自在了。

我還是百感莫名,深深體會到佛陀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的隨順眾生的智慧力。

增廣見聞 分工合作

近來,我又帶團去朝聖了。跟以往不同的是,我這次帶的是沙彌同學。其實,這並不是沙彌的第一次朝聖,他們在二○一二年尾就曾經跟隨《人間福報》發行人心定和尚的「印度萬緣法會.佛陀聖地朝山團」朝禮八大聖地。但那次是跟著一百人的大團體一同朝聖,因此,我並沒有把重心放在沙彌身上,他們僅是隨團多聞薰習而已。

然而,這次的「佛教石窟」之旅,就是特地為沙彌規畫的,旨在讓他們體驗佛陀信仰的偉大、袓師大德的慈心悲願,以及「走出去」增廣見聞。我自覺這次是我多次朝聖以來,最認真、最用功、最用心的一次。

我在出團前,很認真的規畫每天的行程、記下所有注意事項,甚至把各人的必需物品盡可能的為沙彌寫到最詳盡;每天利用備課、教學和行政工作之餘,用功的準備我已經滿熟悉的聖地功課,並且作筆記、背典故;乃至於我召開行前會議,很用心的依每個沙彌的能力、專長來分配工作,期許他們從分工合作中學到如何舉辦朝聖團。

這次的朝聖之旅,我一樣百感莫名。看著沙彌一天天成長,學習各種技能、累積各種福德、建立正確觀念,我多麼期昐他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將來荷擔如來家業,光大佛教,捨我其誰!

我,百感莫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