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生死大事的抉擇課題:末期絕症要不要治療?(十二)

慧開法師 |2015.03.22
1250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使命副校長)

案例五:七十五歲老先生的急救無效與拔管難題(續)

唉!很遺憾的,這個兒子當時並沒有將他老爸的「肺腑心聲」聽進去,我的判斷是,他不願面對生死大事,所以沒有聽懂這是他老爸坦然面對肉體生命極限,有感而發的最後「生命告白」;或許他很慶幸老爸救回來了,看樣子身體情況還蠻好的,認為現代醫學那麼進步發達,就算再有什麼狀況,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更要命的是,他居然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也沒有轉告給家中任何其他人知道,老人家自己也沒有再跟其他的子女提到,他希望未來有狀況時「千萬不要再送醫急救」!所以,家中沒有人知道他最後的憂慮及願望。

時光荏苒,一轉眼三年過去了,老人家又發生了緊急狀況,不巧他當初有交代「千萬不要再送醫急救」的那個兒子不在身邊,家人就趕緊將他送到大林慈濟醫院急救,很不幸的,這一次的結果不如預期,所有的急救措施都做了,老人家卻一直昏迷不醒。

三年前老人家曾經千交代、萬交代不要再送醫急救的那個兒子,後來聞訊才趕到醫院,一看到老爸被急救、氣切、插管卻仍然昏迷不醒,頓時後悔莫及,捶胸頓足地自責,為什麼當時就沒有聽懂老爸的交代,為什麼沒有告訴其他的兄弟姐妹,害得老爸落得這樣痛苦的困境。

後來家人和醫師研商,清楚得知病人甦醒康復的機會非常渺茫,可以預見的結局,就是拖到多重器官衰竭而死,於是家屬就召開家庭會議,大家都非常後悔沒有尊重老爸的心願,這一次送醫急救已經錯誤在先,不能再讓他拖到器官衰竭而死,最後形成共識,決議要求醫院拔管,讓老人家好走。

遺憾的是,當時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雖然經過第一次修法,但是尚未准許拔管(按:於二○一三年的第三次修法,才准許拔管),因此,雖然全體家屬都同意要求醫院拔管,但是院方認為於法無據,不願冒險承擔法律風險,而家屬又非常堅持,不要再讓病人繼續承受醫療的折磨,雙方僵持不下,所以才會有這個會議的召開。

我們從早晨七點鐘不到,一直開會到九點多,反覆地從醫療、法律、宗教等等不同的觀點角度討論各種可能性,最後的結論是:院方決定不能在醫院裡拔管,因為他們負擔不起法律責任,如果家屬堅持一定要拔管,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辦理出院,將病人接回家去,在自己家中拔管,醫院可以派遣醫護人員從旁照料協助。

結語

絕大多數的現代人,往往都不是死於惡疾或絕症本身,而是因為老邁虛弱,身體各部分的功能衰退,免疫力及抵抗力下降,而導致感染或併發症,最後再加上現代醫療科技的過度干預,終於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死,有如駱駝被最後一根麥桿壓垮。其實,這種不幸的結局是可以預作準備而避免的。

綜觀本文中所敘述的五個案例,說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就是末期與臨終病人,絕對不是非得拖到所有器官完全衰竭之後才走,而是在這之前就能夠瀟灑而安詳地捨報往生。然而,要能夠有這樣圓滿結局的前提,就是病人與家屬對於「生命的永續」與「未來的生命」有信念、有規畫、有準備,同時願意接受親人肉體生命自然落幕的現實,而且全家人必須能夠及早形成共識,一方面不讓臨終的親人遭受現代醫療的不當干預及無情折磨,另一方面要開導鼓勵親人發願往生佛國淨土,同時要能虔誠地為親人誦經、念佛、回向,儲備與累積往生的心性能量,而能在親人器官衰竭之前,就促成往生的機緣成熟,感應到佛菩薩前來接引,讓親人順利安詳地捨報往生。

最後,我還要再強調一次,善終與往生是極需有足夠的精神與體力,如果已經面臨肉體生命的極限,就等於是面臨一期生命的畢業考,這時候千萬不能浪費剩餘的精神與體力,在無謂的治療或急救上,而是要集中火力,一心正念,讓往生的契機及時現前,瀟灑地前往佛國淨土,歡喜地開展未來的生命。(全文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