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行走 協助獨立書店更獨立

李瑞騰 |2015.03.04
1466觀看次
字級

文/李瑞騰

一九六○年代,我雖然從草屯到台中讀書,但每天先騎腳踏車到街上,再搭公路局專車去學校,下了課還是回到家裡,我因此有不少時間在草屯街上活動。初二以後我迷上武俠小說,舊街仔頭和郵局邊的租書店是我經常光顧的地方;上了高中以後,在台中,火車站前中正路上的書店,稍遠些的中央書局,我有時會去;而在草屯,中正路上的三省堂書局,則是我常去看課外書的地方。

多少年以後,即便我已講學上庠,看過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書店,返鄉過年,有時我還是會順道彎進三省堂看看。現在它已搬到對面街角,寬敞而明亮,書店主人有點面熟;我總會挑一、二本較早出版的文學書,那情景比較像在二手書店尋寶。據說草屯也有墊腳石,但我沒想去,我意不在購書,而是懷舊,再來就是看看現今所謂獨立書店的經營。

今年台北國際書展首日,我去了一下,特找到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的攤位,遇到協會會長陳隆昊先生,他長期經營唐山書店,有很深的人文情懷,當天他談了許多獨立書店的困難,臨走時送我一冊他們出版的《聽見書店的聲音2:書叢中的微光》。

讀來真令人感動啊!經由二十九家書店主人的自述,我們知道那就是傻子的精神,明知非常辛苦,利潤又薄,他們仍然堅持,只因愛書,有了那麼一種特別的「分享」的心願,盼能傳承智慧,雖然普遍都撐著,但他們能在苦中作樂。

書編得圖文並茂,文字主要是交代因緣、陳述經營理念等;圖片自己會說話,空間展現一種與書相應的氛圍和格調。有一些人文的活動曾在此發生,而駐足書店一隅,翻閱著某文庫的揹著書包的男孩,多年後可能是一位著名的人文學者或作家。

這是第二集,去年大約這時候出版第一集《聽見書店的聲音:給下一輪想開書店者的備忘錄》,專訪二十八位書店主人,兩本原則上不重複,大城市當然比較多,但偏鄉也有,故事特別感人。

總的來說,書叢中有微光,表示希望仍然存在。

我想起元月間在銅鑼灣商務印書館買回一冊《江海滔滔——香港書業的昨天.今天.明天》(香港:世界出版社,二○一四),該書旨在慶祝大眾集團九十周年,書前以二篇專訪:大眾(出版)集團的周曾鍔和聯合出版(集團)的文宏武,闡釋書店的意義及價值;此外,有「從老牌書店看香港書業變遷」、「二樓書店的前路」、「書業新力量:外資書店、獨立書店」三輯,被歸在「獨立書店」的只有兩家,「二樓書店」其實也是。此書後面附有〈圖說香港書業:消失於鬧市的文化空間〉,以地圖標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幾個地方已結業的書店,分別是:中上環四十六家、旺角四十三家、尖沙咀和油麻地十六家、銅鑼灣四家。江海滔滔,歷史無情,鬧市文化空間的消失,會只是街景的變異嗎?還是人文的墮落?

台灣的獨立書店有了一個協會,連出二本專書,說明草根的人文力量還是很大,用有效的制度協助獨立書店更獨立,文化部的人文出版司責無旁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