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台灣文化記像】 描繪地底之光的洪瑞麟

文/黃長春 |2015.02.27
5474觀看次
字級
1979年,〈地底的光〉。 攝影/李賢文 雄獅美術提供
1979年,洪瑞麟與礦工於礦坑中。 攝影/李賢文 雄獅美術提供
1979年,礦工的容顏。 攝影/李賢文 雄獅美術提供

文/黃長春

〈地底的光〉,是一九七九年《雄獅美術》月刊為編製「洪瑞麟專輯」,發行人李賢文陪同編輯團隊進入二千公尺以下的瑞芳礦坑,所攝得的洪瑞麟實地速寫的影像之一。

這幀影像,不僅見證了台灣早期礦工的生活景象,黑暗深邃的坑道裡,畫家與礦工頭燈所交織出的神祕光影,更引人進入莊嚴而靜謐的宗教情境中。

在這一幕珍貴的歷史鏡頭裡,我得以回到三十六年前的坑道,與礦工畫家洪瑞麟(1912-1996)並肩而行,同他話當年,聊作品,談信仰,分享他創作時的思想、情感與經歷等,進行了一趟藝術與靈性的朝聖之旅。

這是一張瞬間拍下的寫實攝影,也是一張饒富詩意的美感創作。影像中的光源多集中在蹲坐著的礦工模特兒,他全神貫注地凝視著畫家,神情認真而莊重;受基督信仰影響,又具悲憫性格的洪瑞麟,則以一種冥思默想的精神,專心描畫著這位日日與他同生共死的礦工小兄弟。

他曾說:「在隨時可能因瓦斯而爆炸的坑道中,人的面孔不是美而是力。這種以生命為賭注的勞動,是非常逼真而嚴肅的」(引自廖雪芳〈到泥土和勞動中會見藝術的畫家——洪瑞麟〉《雄獅美術月刊》101期)。對於這位以「萬有真原」四字,來詮釋自己作品的畫家而言,他所畫的,不是外在看似蹲在地上粗魯的、骯髒的礦工,而是在精神層次上,那被高舉在十字架上,隨時準備付出生命,為世人掘取生命之光,擁有神聖面容的基督肖像。

三十五年來不曾間斷的礦工繪畫,是洪瑞麟奉獻給生命之光的一種讚頌與祈禱。他筆下的礦工,就是《聖經》中所描述的,那處於社會底層又餓又渴,又赤身露體者身上,具有光榮尊嚴面容的基督。他也曾自言在繪畫創作上,深受泰戈爾讚美生命之神的詩作《頌歌集》所影響。

洪瑞麟的畫作多呈墨色與茶色,因為他認為單純有力的墨色,於晦暗的坑道中,更具綻放神聖光明的雄偉氣勢,而樸實無華的茶色,更能展現礦工肌肉的力與美。這正如泰戈爾所說的,華美的服飾會阻礙他與神之間的距離,飾物碰觸的叮噹聲響,亦會干擾他傾聽神的輕聲細語。若泰戈爾自謙為是一支吹奏神之美妙聖言的蘆笛,那麼洪瑞麟應是一支讚頌生命之光的彩筆。

對於屬於二十一世紀E(電子、網路與數位科技)世代的我們,台灣礦工早已成了歷史名詞。但攝影一作〈地底的光〉與洪瑞麟筆下的礦工,對於我們卻具有另一層深刻的靈修反省。影像中的礦工小兄弟,具有現代人靈性覺醒的身影,說明了大都會中,本是一群靈魂勞苦的屬世漂泊者,突然醒悟,不僅開始積極擺脫外在科技與物質的宰制,亦尋求內心平靜與安定的力量。他們以屬靈礦工之姿,於心中陰鬱坑道,不斷奮力深掘,探求人靈內在最為深處的神祕礦藏,目的是為了點燃心中光明,驅走黑暗,並活出更具人性尊嚴,更具神性光榮的面貌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