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波操控 仿生手寫字、握杯

 |2015.02.26
4751觀看次
字級
歐洲醫師與工程師研發出由大腦控制的仿生手,可重建手部功能且沒有排斥風險,手術後不但有緊握的能力,還能寫字。圖/法新社、美聯社
歐洲醫師與工程師研發出由大腦控制的仿生手,可重建手部功能且沒有排斥風險,手術後不但有緊握的能力,還能寫字。圖/法新社、美聯社
歐洲醫師與工程師研發出由大腦控制的仿生手,可重建手部功能且沒有排斥風險,手術後不但有緊握的能力,還能寫字。圖/法新社、美聯社
歐洲醫師與工程師研發出由大腦控制的仿生手,可重建手部功能且沒有排斥風險,手術後不但有緊握的能力,還能寫字。圖/法新社、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十三日發表於《刺胳針》醫學期刊研究報告指出,歐洲外科醫師與工程師首度研發一種由心智控制的仿生手,重建手部功能近似移植真手,且沒有排斥風險。

三名車禍或登山意外臂神經叢損傷的奧地利男子,接受史無前例的「仿生重建」技術,臂神經叢指的是從脊椎到上臂的神經網絡,臂神經叢損傷好比「內部截肢」,手部接收神經訊號的功能無法恢復。

三名患者在二○一一年四月至二○一四年五月間經手術裝上仿生手。先移植自體大腿肌肉及其他部位神經到手臂,並接受九個月訓練,學習操控新移植的肌肉及用腦部電波操控仿生手,之後再將手掌切除,戴上內部布滿感應器的仿生手。研究說:「三名男子意外發生後,首度能執行日常生活技能,像撿球、用水壺倒水、使用鑰匙、拿刀切食物、或是用兩手解開扣子。」

其中一位是三十歲的馬林柯維奇逾十年前騎摩托車遭遇意外,右手已廢。新的仿生手不僅讓他能拿三明治或瓶裝水,更重要的是能和三個孩子玩,只是接球比丟球略微困難。專家解釋,大腦可用成千上萬種方式傳送意念到人手,但仿生手仍難以處理太多複雜訊息。

維也納醫學大學亞斯曼博士指出,若單手傷殘,使用仿生手較移植真人手掌風險低,因無須終生服用抗排斥藥物。但若雙手均受傷,移植手掌仍是較佳選擇,因為仿生手仍無觸覺,且須用另一支健全手掌戴上,他估計最新仿生手手術要價約三萬歐元(約新台幣一百零七萬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