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生死大事的抉擇課題:末期絕症要不要治療?(七)

慧開法師 |2015.02.01
1368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使命副校長)

案例二:廖老先生的人生最後畢業考(續)

以廖爸爸生前的病況而言,如果換作是其他人,絕大多數的子女和親人一定會求醫救治,想盡辦法延續殘存的生命,最後的結局就是送進加護病房、插管氣切,一直到耗盡精神體力,多重器官衰竭而亡。而廖爸爸卻是罕見地能夠免於醫療的干預、折磨,而且是在精神與體力都還很好的情況下,在家人的隨伺陪伴下,沐浴在佛號聲中,意識清楚地如願地捨報往生,這當中有幾項關鍵因素,在此為大家做個分析。

首先,家人一定要有共識,如果家人都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最好,比較容易形成共識。萬一沒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就朝向多數人比較能夠接受的方向討論出一個共識。

第二、共識的內容需要聚焦:一者、要能夠接受親人的病情及生命已經進入末期,當務之急,是要幫助親人準備最後的人生畢業考,而不是妄想無謂地延長病體的殘餘生命。二者、要鼓勵親人放下世俗的牽絆罣礙,積極面對生命的最後功課,集中念力,一心一意求生佛國淨土(或天國樂園)。

第三、病人本身要能放下俗緣,又有求往生的強烈意願,才能夠專注一心,精進念佛(或其所信仰的宗教聖名),終能感應道交。

第四、末期與臨終時的「親情陪伴」是最後的關鍵,但此時的親情陪伴絕對不能落入「牽腸掛肚、兒女情長」的世俗「生離死別」模式,而是一種邁向未來的「生命導航」模式,這樣前瞻式的靈性「終極關懷」,可以如實地幫助末期與臨終親人經驗他生命中最後與最重要的心靈成長。

五月三日,在和廖爸爸第一次見面談話時,我就能感覺出廖師姐家人對於老人家的身體狀況,已經有了高度的共識感,知道醫療救治及干預是不可行的,但是卻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最好,也不知道如何和廖爸爸溝通觀念。在我和廖爸爸對話的過程中,家人也不斷地從旁幫忙解說,鼓勵他積極發願,求生佛國淨土。經過我的輔導之後,廖爸爸不但心開意解,而且歡喜信受、依教奉行,家人也很清楚自己接下來應該扮演的角色。

廖爸爸最後能夠圓滿地通過人生的畢業考,其實不是我的功勞,而是廖爸爸自己發願求往生,而且精進念佛、回向,再加上親人的護持與陪伴,終於能夠順利地如願捨報往生。

案例三:九十八歲老阿嬤的生命圓滿謝幕

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上午,我到台北開會,會議將結束時接到普門寺住持永嚴法師的簡訊說,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老師的婆婆,高齡九十八歲,正住在和信醫院治癌中心,簡老師很希望我能去為阿嬤做臨終開示,不知時間上是否允許?我回訊說,我正在台北開會,結束後可以過去探望老菩薩,請她告知交通資訊。

說來真巧,原本十三日當天我並沒有上台北的行程,前一天才接到林聰明校長的指示,要我代表學校到台北參加一場座談會,所以才有機緣去為阿嬤做臨終開示。

因為和信醫院治癌中心在關渡,離開會場所有點距離,永嚴法師說要開車來會場接我去醫院以節省時間。永嚴法師告訴我,簡老師知道我可以過去醫院,就通知了家人也一起到醫院會合,我想簡老師和他們家人既然這麼有心,我應該要帶一些與臨終關懷相關的資料跟他們結緣。那時開爸爸往生未滿百日,在中和的舊家還供奉著開爸爸的蓮位,同時我留了我的新書和口袋書、回向文、追思會特刊等,徵得永嚴法師同意,先繞過去拿書和資料。

阿嬤雖然躺在病床上,還插著鼻胃管,但是呼吸強勁有力,意識清楚,只是不能言語回應。我先讚嘆阿嬤年享高壽,很有福報,兒子、女兒、媳婦都很有成就,又都很孝順,阿嬤可以說是功德圓滿了,應該心滿意足,不要有罣礙。接著鼓勵她要準備人生的畢業考和升學考了,阿嬤的福報大,一定可以順利地畢業升學,所以要發願祈求阿彌陀佛來接引。(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