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版三界祭壇 孫改良吹不倒

 |2015.01.27
1155觀看次
字級

【本報雲林訊】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研究所學生盧品宏有感於八十七歲祖父慮萬金,常為祭桌組裝複雜且不牢固而困擾,他與同學洪麗雅參加學校「圓夢資助」計畫,以鷹架取代支架設計出客家廟宇專用的組合式「三界祭壇」,具組裝運送方便、結構穩固及外觀莊嚴等特色,不但幫祖父圓夢,也因此與洪麗雅成了男女朋友,好事成雙。

雲科大昨天舉辦成果發表會,擔任高雄市旗山區「宣化堂」副堂主的盧萬金、吳瑞源與主委謝錦盛等廟方人員,特地到校致贈感謝牌,由副校長黃振家代表接受。校方表示,全台共有五百多間客家廟宇,將把創新的三界祭壇推廣給信眾使用。

祈福還福祭典

表達尊敬感恩

客家地區在結婚、歲時節慶、神佛聖誕,及每逢年初祈福、年底感恩神明的還福祭典,都須搭設「三界祭壇」以進行敬奉儀式。隨著時代的變遷,搭設「三界祭壇」的傳統祭祀儀典文化漸漸消失。近年來每當要舉行祭祀儀典時,總是須要大費周章的商請耆老搭建,這也促使盧品宏與洪麗雅想改良祭壇設計,兼顧村民搭建三界祭壇的方便性及安全性。

雲科大工管所二年級盧品宏表示,客家廟祈福、還福等祭典傳統三界祭壇,過去大多以喜宴桌臨時搭設,但因須搭建三層祭拜玉皇大帝、關聖帝君及觀音菩薩等不同神明,不但組合麻煩,高度又因有成年人身高,信眾祭拜過程登上登下敬酒,曾有人因此跌落受傷,風勢大時也會被吹倒,讓信眾困擾不已。

幫忙祖父圓夢

推廣客家廟宇

「能幫祖父圓夢,心中滿是喜悅。」慮品宏說,他祖父盧萬金在旗山區福安村客家庄宣化堂幫忙廟務五十多年,已高齡八十七歲,廟方主事者大多年邁,每逢祭典都須大費周章商請年輕人幫忙搭建三界祭壇,以免發生危險。他從小在宣化堂旁遊戲長大感受特別深,因此和同學洪麗雅以「客家傳統文化傳承,三界祭壇穩坐大地」為主題發想,參與學校圓夢計畫著手改進傳統祭壇。

經具工業工程設計專長的慮品宏與洪麗雅合力研發,透過鷹架結構改進傳統祭壇支架的複雜性,花一年時間終於設計出兼顧組裝簡單、運送方便、結構穩固且能永久使用的「組合式三界祭壇」,讓客家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充分結合,創新的祭壇不但讓盧萬金等長輩十分滿意,研發處鄭博文等教授也大表讚許。

設計簡化安全

傳承信仰文化

慮品宏說,「組合式三界祭壇」省略複雜的組合步驟、減少勞力無謂的浪費,讓這樣客家傳統祭典習俗不會因困難的祭壇搭設問題而消失,而能將這個客家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後代子孫不忘自己身為客家人的根本。目前這組祭壇放置在全庄精神團結的廟宇─「宣化堂」,可供村民在需要時借回去使用。

雲科大表示,這次圓夢計畫透過祭壇的製作,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讓客家文化虔誠、感恩、尊敬的祭典,能夠完整無遺的傳承下去。文化傳承乃是人們中心思想的精神支柱,應協助其持續發展,促使傳統文化不要被時代的洪流淹沒,也讓客家宗教文化不因鄉下經費拮据,而侷限了信仰的傳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