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傳統村落保護第一人 馮驥才 保護一方古老淨土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5.01.25
1451觀看次
字級
二○一○年馮驥才受邀來台辦書畫展。圖/徐世經
二○○七年馮驥才作品《三寸金蓮》被改編成戲劇,在武漢京劇院演出。圖為《三寸金蓮》劇中一景。 圖/新華社
來台灣辦書畫展時,與台藝大校長黃光男(右)聯手作畫。圖/徐世經
馮驥才(右二)率隊組成的調研隊到北川縣擂鼓鎮,看到羌族姑娘高歌起舞,他說:「這麼好的歌、這麼美的舞,我們絕不能讓它流失,一定要幫助你們把它傳承下去。」圖/中新社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知名作家、也是畫家的馮驥才,從20世紀末就投身文化遺產搶救,他的苦口婆心打動了上萬名文化學者、攝影師、義工,共同參與為中國傳統村落建檔的調查活動。他說,過程中有許多海外華人紛紛拿出保存的歷史資料、文獻、家譜、老照片,參與其中的工作人員和義工也讓他感動,充分展現公眾對民族文化的自覺。

大陸知名作家、畫家馮驥才,近年來為保存古村落而奔走,出現媒體報端,談的都是與古村落相關,陸媒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第一人」來肯定他的努力。日前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召開記者會,報告中國傳統村落建檔調查的進展狀況。

這是一項由上萬名文化學者、攝影師、義工共同參與的文化活動,由馮驥才領軍,中新社評︰「每一步進展都深深牽動著馮驥才的心,也深深烙上了馮驥才的『印』。馮驥才,是此項活動的『魂』……近年不在書齋執筆後,又奔走在中國保護傳統文化的路上。這個一米九二的巨人,雖然已年逾七旬,但在思想和行動上,仍然超越常人。」

體現公民文化自覺

在記者會上,馮驥才說︰「可以確信,我們將完成這樣一份自己文明家園的圖文檔案,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的。」專案從無到有,沒有動用國家經費,只有中國文聯和中國民協的支持,其他的完全靠民眾對於文化的自覺。

從二○一四年六月專案啟動至今,已經完成一百個傳統村落的建檔調查工作,從人類學、歷史學、民俗學、遺產學等視角切入,匯集八大類、二十五項內容,以文字、圖像相結合的方式,清晰記錄傳統村落的原生態。

馮驥才說,過程中有許多海外華僑、華人拿出手中保存的傳統村落歷史資料、文獻、家譜、老照片等,希望能夠豐富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參與其中的工作人員和義工也讓他感動,「這些孩子們非常節省,住非常節省的小旅店……他們有時都在寒冷的山村裡尋找記錄村落信息,我最揪心、也最感謝的就是這些志願者,因為志願者體現公眾對民族文化的自覺程度。」

一對一保護不容易

得到這麼多人的支持,從二十世紀末就投身文化遺產搶救的馮驥才對記者說,他「曾經」對於古村落的保護非常憂心。畢竟他曾經做過一項中國大陸近十年有九十多萬個村莊消失的統計,等於平均每天消失二百多個,剩下的村落,也大多只剩下老人。

當時他接受專訪時說,「村落」不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物件非常明確,而且是過去的物品,村落是活著的,是老百姓生活和生產地方,是一個動態的存在。因此,在保護上作法較為複雜。「不僅僅要解決村落的生存,還要讓老百姓日子過得好,留在那。必須把現代文明的恩惠帶到村裡。」

此外,還有一些村落的消失是因為地震造成的,比如汶川地震中的羌族村落。情況非常複雜,「我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是『一對一』地解決,這種形式執行起來難度很大,但最適合傳統村落保護。因為每個村落不光是形態不一樣,最重要的是生產方式不一樣、現況不一樣。有的村落沒剩多少人了,還有的村落外來的人口很多。首先你要把一個村落的物質和非物質的遺存確定下來,分析這個村落是否值得保護,然後應該有一批專家直接下到村子裡,和村民共同商議怎麼保護。」

趕在城鎮化政策前

走過長路,如今有了具體明確的成果,馮驥才說,儘管這是一個宏大的民族文化工程,但經過半年的努力,完成一百個傳統村落的建檔調查,距離專家評定五千多個傳統村落,現在只完成五十分之一,只能算是走了第一步。

「第一步很重要,我們還要努力。」馮驥才說,這種建檔並非只是傳統意義的文本檔案,而是更加重視圖像方式,未來還要加上攝影,其紀錄性、直觀性和見證性,將使傳統村落檔案更加全面、具象、客觀。他希望更多人參與,留下和保護傳統村落這一方古老的淨土。

「凡是傳統村落,國家必須給予支援,應該花這筆錢。另外,我們要呼籲那些有良知、喜歡文化的人,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做一些事。應盡早、盡快在新一輪城鎮化之前把確定的傳統村落保護下來。」他如是說。

文化造假 也是一種破壞

對於馮驥才來說,商業與文化未必如太極陰陽或是黑與白的對立,重點應該擺放在「思考的角度」上。

曾有記者問他古村落與旅遊的議題,馮驥才說:「旅遊開發確實是個問題,因為一旦被定為中國傳統村落後,這個村落毫無疑問就有旅遊價值了,但有旅遊價值是不是一定要開發旅遊?我認為不能把『旅遊』作為村落保護的出路。好的村落你只要去『保護』就會有遊客。」

也就是說,旅遊如果是為了賺錢,像企業一樣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定會造成對村落的破壞。他認為,旅遊和文化的衝突並不來自於文化,而來自於旅遊,不能只拿文化作為賺錢的工具,「從事旅遊的人,首先應該了解文化,知道文化的價值,知道我們用一個重要的文化載體開展旅遊的目的是什麼。」

了解文化帶動旅遊

他認為,開發旅遊也不見得要讓旅遊部門來執行。「如果村落都被開發旅遊了,那麼另一個悲劇就誕生了。就像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百分之九十的非遺後面是沒有專家跟蹤的,專家走了以後,政府政績要伸手,商人要伸手,他本人也要賺錢,事情就變味兒了。現在有很多民間藝人在當地生活不下去,村落空巢,手藝沒人要,歌舞沒人看,他只能到外面的旅遊景點去,在這個過程中,非遺也瓦解了。」

他以奧地利的音樂之都薩爾斯堡為例,「當時是薩爾斯堡旅遊局邀請我過去的。我開了個單子,上面寫著我要見的人,例如莫札特墓地的守墓人、莫札特音樂學院的院長,還有做莫札特糖球的老闆——我要看旅遊紀念品開發和文化的關係。一圈走下來,我就覺得薩爾斯堡的旅遊做得太好了,你真是感覺到莫札特的音樂帶給你的感動,說實話,那時候你花多少錢都願意,一定要買些紀念品,因為你要把感情用一個旅行紀念品作為載體帶走。」

但在中國大陸,很多作法是將村落變成了娛樂城,為了要滿足旅客,造了許多假景點,編假故事和歌舞,「真文化變成假文化,這也是一種破壞。」

手工精神不能丟棄

除了古村落與旅遊的關係,近年來風行的「文創商品」,馮驥才也有個人的觀察。一次在第四屆中華(天津)民間藝術精品博覽會,新華社記者問馮驥才對於民間藝術品市場化的問題。

他說︰「市場放開後,各類民間藝術品的傳承人過於盲目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在『互學』過程中,自己一些本來非常有地方和地域特色的東西就給丟失了。」例如,做布老虎,市場上有很多布老虎繡得很漂亮,有的甚至披金戴銀,如果創作人一味模仿,也把自己的布老虎做得很華麗、很漂亮,可能很好賣,卻喪失了布老虎原來的鄉土、渾樸的風格。

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手工的東西用機器來代替。「比如牙雕、玉雕、石刻等,一旦用機器代替,很快就能生產出來,批量賺錢,但手工的東西沒了,內涵也就沒有了。」馮驥才說,手工的東西有兩個特點,一是自然、生動;二是具有唯一性,沒有一模一樣的,「民間工藝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手工。這一點千萬不能丟棄。」

小檔案

馮驥才,1942年生於天津,浙江寧波慈溪縣(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人,大陸知名作家、畫家。現為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以及開明畫院院長,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早年在天津從事繪畫工作,後專職文學創作和民間文化研究,大力推動民間文化保護工作。文字創作上,有多篇文章入選中小學、大學課本。繪畫上則開創中西相容、清新精雅、意境雋永的畫風,海內外有「現代文人畫」之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