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放大鏡 李永豐 打開孩子的藝術視野

郭士榛 |2014.12.22
1867觀看次
字級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
紙風車推出巨大的恐龍展,讓人驚嘆。 圖/紙風車提供
紙風車的大鯨魚,全台走透透。圖/紙風車提供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提及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熟識他的人都不免會心一笑,笑他那誇張的說話方式,那種待人誠懇的義氣,更會笑著舉起拇指,讚他為兒童藝術投入的心血。李永豐覺得,台灣的孩子需要機會打開視野,體會藝術的美好。

民間募款

不受政府補助

自二○○六年起,紙風車文教基金會開始推動「孩子的第一哩路—319鄉村兒童藝術工作」,五年讓台灣超過百萬的孩子免費看過舞台劇,甚至到現在推廣的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演出相關費用全數向民間募款,不接受政府補助。李永豐說:「我們要的是民眾自發性捐款,是父母兄長想要出一點力讓孩子看戲,是遊子或事業有成的企業人士回饋鄉里。」

雜貨店兒子的李永豐,小時候要幫忙賣自家種的菜,沒有機會了解藝術,直到嘉義東石高中美術老師楊元太引導他看藝術品、聽古典音樂,他漸漸培養出美學修養。

大學考了七次,當完兵才考上北藝大。李永豐表示,高中的藝術啟蒙讓他知道,打開視野面對世界,就一定要受教育,所以他堅持要考上大學,了解外面的未知世界。「後來有機會到紐約MoMA美術館看到莫內的真跡、米羅的大紅、康丁斯基的理性跟旋律、畢卡索的奔放自由。最後也將這些接觸藝術的經驗結合在兒童劇中。」李永豐說。

兒童藝術 極其吹毛求疵

孩子需要一種溫柔,一個視窗。推廣兒童藝術,李永豐嚴格到吹毛求疵,讓員工險些離職。李永豐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將藝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戶外充氣雕塑品,成為美學的教育及知識,讓大小朋友,不管是走路、騎車或開車,都可以親身體驗藝術。

「格列佛人體藝術探索館」、「動物昆蟲戶外展」巨型鯨魚展、恐龍展等,就是李永豐夢想的實現。他認為,公共藝術作品不在大小,重點是「質」的問題。

李永豐指出,一個城市不能只看見水泥建築,而沒有藝術裝置,他以格列佛、恐龍充氣雕塑品為例,都是創作者發揮想像力,再注入美學概念,運用燈光設計,打造出引人注目的移動式公共藝術。

更多計畫

尚待社會關心

藝術就是創意,紙風車工作團隊不斷挑戰不一樣的經驗,像是高雄岡山有個極限運動空間,他們發揮想像力做成熱帶魚、鯨魚水族箱,將空間變化成不一樣的環境,就是公共藝術,讓民眾走進去時可有想像空間。

紙風車靠想像力創造出的戶外作品,都是李永豐的實驗品,每次創造出來的戶外展覽和活動都具教育意義,陪伴孩子成長。李永豐得到的回饋就是家長的「感謝」。至今李永豐承接的壓力更大,除了368藝術工程募款遇瓶頸,卡車藝術工程、台灣拯救浮士德計畫—向毒品說不等活動,也都尚待社會關心,李永豐依舊婉拒政府補助。他疲於奔命,不是籌錢就是賺錢,展現他對生命的熱情。生過一場大病的他說:「我下半場人生,就是做對得起自己的工作和生命的事。」

小檔案

李永豐

1962年生於嘉義布袋,台灣劇場演員、編劇、導演。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及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所文化資產與文化政策組。1992年成立紙風車劇團,製作原創精緻的兒童舞台劇。現任財團法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紙風車劇團創意總監。曾任紅樓劇場館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