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校園 鏡頭說家鄉事 學童找回認同感

林汝娟 |2014.11.24
1763觀看次
字級
如果宿舍能改建,學生說:「我想要蓋游泳池!」 圖/記者林汝娟
台東縣瑞源國小推動「未來想像教育」,鼓勵學生發現社區問題,拍成紀錄片。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林汝娟台東報導】台東縣鹿野鄉瑞源國小推動「未來想像教育」,以「記錄小家鄉.放眼大未來」為主題,教孩子用攝影鏡頭與文字記錄家鄉故事,進而發揮想像力,和社區共同改造學校老書屋和舊宿舍,讓學童思考家鄉未來生活,也強化對家鄉的認同感。

教育部自一○○年起推動為期四年的「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培養學生想像未來世界的改變及需求、進而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截至今年,共補助二百二十三所學校,教育部長吳思華上周五還到瑞源國小視察推動計畫的成果。

過去,校園髒亂,公物常被破壞,連孩子平時玩耍的社區大圳也很髒,導致學生對學校認同感不足,甚至對家鄉也不認同,這讓師長開始思考並強化學童與家鄉的連結。

去年九月,校方透過公益平台基金會協助,以影像課程引導學生長時間觀察、記錄大圳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亂丟垃圾、不愛護環境的行為,竟是破壞大圳的元凶。教導主任謝孟修表示,孩子找到問題,也不再將周遭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校方並邀請媒體到校指導學童攝影技巧、撰寫拍攝計畫、影片剪輯等。謝孟修說,最大目的是要讓孩子的成長記憶與家園、土地產生連結,產生認同感後,就能運用創意發想,改善未來生活。

過去常遲交作業、對社區環境漠不關心的六年級學生張喜瑄,在拍攝紀錄片過程中擔任小組長,利用周末帶組員到社區踏察與拍攝;透過實做課程,態度變得積極認真。

另四名學生則以瑞源火車站為觀察主題,校長張鳳珠表示,這組學生蒐集很多資料,第一次到火車站外拍、訪問副站長時,問的問題很聚焦、專業,相當難得。

今年二月,校方參與「未來想像教育」,結合鹿野地區豐富的人文特色與社區資源,今年以「記錄小家鄉.放眼大未來」為教學主題,帶領學生深入觀察社區動態,運用數位科技和語言文字記錄家鄉故事,反思家園的過去、現在,並想像未來。

在攝影課中,謝孟修以「如果宿舍可以改建,你會怎麼設計?」為題,引導學生思考。有學生天馬行空地說:「把宿舍地下室拿來當游泳池,還能利用樓層做滑水道。」

學生也提出舊宿舍與書屋結合的「改造書屋」計畫,獲得農委會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補助,改造方案由學生記錄與拍攝。

張鳳珠表示,透過「改造書屋」的想像與反思,以及記錄水圳、火車站的環境、文化、歷史等,不只改變學童對家鄉的想像,也因學校帶學童走入社區、認識家鄉,讓社區成為課程的一部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