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一段思想起 民歌燃起懷舊魂

李碧華 |2014.11.15
2169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李碧華

「民歌40高峰會」唱進南北巨蛋,在歲末引發懷舊風。自一九七五年「現代民歌之父」楊弦和胡德夫在台北中山堂發表「中國現代民歌」,以余光中詩作譜出「鄉愁四韻」,引發台灣校園民歌狂潮後,距今已滿四十年。

就在一場改寫台灣音樂史的淡江大學演唱會上,青年藝術家李雙澤上台質問:「為什麼唱的都是西洋歌?我們自己的作品在哪?」他摔碎可樂瓶,拿起吉他唱起改寫自蔣勳的「少年中國」,這一摔,摔出四面響應,成為民歌史上關鍵性的「淡江事件」,從此,校園歌手佔住時代洪流,有幸在唱片市場大展身手。

在六十年代,校園民歌和流行歌曲既徑渭分明,又互相取長補短。民歌歌手多半走文青路線,簡樸的穿著,扛把吉他,飄出校園風,和長久在舞台濃妝豔抹的歌星大異其趣。當年,歌手與歌星對決最關鍵的是在唱片銷售,電視露出與舞台表演也許還沒辦法全然反樸歸真,但是購買力集中在年輕世代的唱片錄製,卻讓校園歌手一鳴驚人。

於是,歌林、海山及保麗金等重量級唱片產業老字號,紛紛拋開群星會的濃豔枷鎖,改而到校園尋找音樂人材,成就民歌長達十年的美麗時光。

轉眼四十年,在懷舊商機無限的考量下,由唱紅「歸城沙人」的實力派歌手施孝榮擔製作人,以「民歌40高峰會」網羅到于台煙、王海玲、鄭怡、周治平、金智娟、潘越雲及羅吉鎮等多組藝人,一起唱進南北巨蛋。因陣容浩大,人數眾多,歌手出場順序勢必難以掌控,但施孝榮一點都不擔心,強調彼此交情匪淺,不講究排名,就是共襄盛舉的誠意。

另有一場「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主辦單位則是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李建復,他昔日作品也響叮噹,包括「龍的傳人」及「黃河之水天上來」等,兩邊雖打了擂台,主辦單位卻都表示:「希望喜歡民歌的人都來聽。」

李建復強調,演唱會只是系列活動之一,協會擁有大量的民歌珍貴資料,會出影像書、辦文物展、座談會、小型巡迴演出及上院線的紀錄片,不只是「商演」式的單一演唱會。

懷舊熱潮的確可帶來商機,從「民歌20」開始召回昔日一起拿吉他彈唱的校園歌手,到「民歌30」臻於巔峰,動員海內外近六十人唱過午夜,門票不但秒殺,早早就被粉絲搶購一空,主辦單位還在戶外加開免費的「星光場」,架起大螢幕,將歌聲飄得更遠。連續幾年舉辦成功的「民歌高峰會」,以及各種民歌手組合的「金韻獎」或「大學城」演唱會,粉絲的捧場猶在,似乎充滿無限的商機。

不過,民歌傳唱四十年來,無數歌手已凋零,能在演唱會大展歌喉的一線必然難以避免重覆,來來去去總是同一批人,又因為歌迷期待聽到歌手演唱各自的代表作,於是曲目也相去不遠。據聯合報報導,高度雷同下,演唱會的吸引力可能遞減,「以前看過了」和「還不是那些歌」可能成為購票的心理阻礙。由此看來,民歌燃起的「懷舊魂」也有可能消退。

「唱自己的歌」,至今仍是一個太難實現的理想,而昔日白襯衫、牛仔褲、大眼鏡、抱著木吉他詠唱的青年老矣。當年的民歌手,如今多半都已進入耳順之年,當年跟著瘋學吉他的校園粉絲,也都越過人生的多重山丘,正是有錢、也想滿足情感需求的年紀,願意搭上「校園民歌」的時光機,回到四十年前,共唱一段「思想起」。

〈點 將 錄〉

4 代歌手的接棒

第一代╱楊弦,胡德夫,施孝榮,齊豫,黃大城,李宗盛,童安格,邰肇玫,鄭怡。

第二代╱潘安邦,蔡琴,羅大佑,李建復,潘越雲,陳淑樺

第三代╱周華健,孟庭葦,張清芳,方季惟,黃韻玲,

第四代╱任賢齊,薛岳,錦繡二重唱,費翔,鄧妙華,于台煙。

風雲再起

蔡琴再創歌唱事業第三春

浪來濤去,歌壇代有人才出。隨著香港四大天王席捲全台,周杰倫,蔡依林等新曲風又崛起,創下數十萬張唱片記錄的歌手不得不黯然退位,蔡琴就是極具代表性的其一。

蔡琴出道時,尚在實踐家專讀大三,站上民歌唱片狂賣的浪頭,梁弘志譜出的「恰似你的溫柔」,「讀你」後,民歌融入流行味,以電影主題曲「最後一夜」更上層樓,始終是充滿賣點的首席唱將。

一直到歲月無情,令她喪失舞台,沉寂數年後,與歌迷最直接互動的演唱會興起,使這位金嗓歌后再度創造歌唱事業第三春,尤其對岸的市場浩瀚,蔡琴的唱功得以淋漓盡致的施展,其音樂團隊跟著她南征北討,樹立起台灣歌手的專業強度。

歌喉高亢清亮,具有十足穿透力的齊豫也始終固守舞台,推廣佛教歌曲不遺餘力。文青味道滿滿的黃韻玲則轉戰歌唱比賽評審,甚為活躍,提攜後進的愛心,無處不在。

因為獨立作戰,戰果輝煌,所以在「民歌40高峰會」陣容中,這幾位前輩是缺席的,未能排排站的同聲打團體戰。

往日不如煙

傳承的噓唏 損兵又折將

時間與潮流,永遠都是人類文化的提醒者。四十年歲月迴盪出多少悲傷往事,歌壇損兵折將,歌手也逐漸凋零。溫文儒雅的黃大城,憨直挺拔的潘安邦,才華洋溢的馬兆駿,多感熱情的薛岳都一起到天上當天使去了。

也因此,在「民歌40」,已聽不到馬兆駿唱「微風早晨」和「我要的不多」,黃大城渾厚的「今山古道」也絕版,薛岳的「機場」走出時代,更不再有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灣」溫柔傳唱。

「民歌20」也沒有到場欣賞的音樂大師李泰祥病痛纏身許久,今年撒手人寰,到了「民歌30」時,特意從美國趕回來和邰肇玫合唱「如果」的施碧梧也離世四年,應驗了邰肇玫所說:「人生不知能夠有幾個三十年。」

精神狀況不佳的陳淑樺尤其引人懷念,粉絲無不殷殷企盼她能早日歸隊。

熱門角度

昔日的歌 連結昨日青春

羅大佑和李宗盛爆紅在同一時期之後,由周華健的「陽光大道」接棒,到了張震嶽,民歌已加入搖滾風。四人在四年前組成「縱貫線」巡迴內地,創造了五億台幣產值,朝聖的歌迷以中年人占大宗,他們熱情但內煉自制,嚮往「昔日的歌」,為滄海桑田的現在,做今昔的連結,聽羅大佑、李宗盛歌時的昨日青春,再燃燒一次民歌魂。

華人音樂圈裡,五十五歲的李宗盛,是最能抓住中產階級悲歡喜怒的教父級人物。李宗盛的音樂人生很傳奇,他原本不會樂器,也看不懂五線譜,卻寫出無數流傳於世的流行歌,領著聽眾從莽撞少年,一起奔向蒼涼中年。

李宗盛強調,創作人最要緊的是敏銳。要經常保持敏銳,你的雷達得一直開著。第二是風格,歌曲寫來寫去就是這些,人的喜怒哀樂也就那麼點事兒。

「風格比什麼都重要,人家能不能辨識你是誰,就看風格。」他說。

風光歲月

永恆回味與悸動

台灣音樂史上,校園民歌引領潮流近十年,風光滿載,傳唱近四代,並不是一般人想的曇花一現,在後期,陳淑樺的「夢醒時分」,張清芳的「激情過後」都曾造起一陣旋風,為唱片工業注入極重要的貢獻。這種完全出自學子對「唱自己的歌」的自醒自覺,從日式國台語歌、上海懷舊曲到西洋音樂的夾縫中,殺出自己的風格,旋律清淡但回味無窮,詞曲營造單純的夢想,反映出舊時代的文青小確幸。

時代巨輪往前行進,雖然民歌的清新已捲入浪潮不復返,但是昔日的校園民歌手往後都成為日後流行歌壇的砥柱,羅大佑及李宗盛足為代表人物,幕前幕後皆貢獻良多。也有眾多歌曲經歲月汰洗仍流傳下來,顯現民歌的耐聽度。當年那曾經占滿生命全部的歌,例如「橄欖樹」,「野百合也有春天」等等經典名曲,如今逐漸淡遠,不再刻骨銘心,卻擁有一種穿透「時間」,渲染出永恆回味與悸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