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尖兵3 巴爾和柯亨 對抗毒害有一套

楊慧莉 |2014.10.25
1669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科技的發達帶來生活的便利,卻也讓人遠離自然,置身在各種毒害中,且食衣住行無一倖免。對此,一般人多半無動於衷或束手無策,但今天的專題人物可不一樣。他們不僅追根究柢發現問題,還找到方法撥亂反正,證明生活中只要多一點用心,就能促進人類福祉,小兵立大功。

飲食覺醒
巴爾倡導有機

伯克‧巴爾(Birke Baehr, 1999-)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郊區,從小就是好奇寶寶,求知若渴,這讓他比同齡的孩子懂得多,常有超齡的見解,讓所有與他接觸過的長輩都覺得自己在跟一個小大人互動。為此,巴爾「老靈魂」的封號不脛而走。

有別於同世代的孩子多半沉溺於科技產品,對大自然興趣缺缺,巴爾由於在家自學,很幸運地歷經一種不同的教養過程,讓他懂得欣賞朝氣蓬勃的大自然,並與之和諧共處。

什麼?食物中有汞

九歲時,巴爾有一回從在看郵件的母親身後走過,留意到一篇聲稱在「高果糖玉米糖漿」中發現「汞」(水銀)元素的學術報導,讓他感到不可思議。他知道如果不慎把含在口中的溫度計咬破,流出的水銀會讓人致命。

當他再進一步詢問母親,什麼是「高果糖玉米糖漿」,母親說是加進汽水中的糖精,這個答案不僅讓他從此再也不敢碰汽水,也激起他的求知欲,想一窺食物製造過程中的每個環節。

食物生產弊病叢生

在做了一堆研究後,巴爾發現食品業和傳統農畜業充滿各種欺騙行為。首先,許多食品業者為了讓產品更吸引人,不惜在食品中添加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再者,傳統農業種出的作物不僅用了一堆除草劑和殺蟲劑,汙染水源,還為了量產,以及讓食物看起來碩大肥美,居然在作物中注射化學藥劑改造基因。當這些食物被端上桌,裡頭已藏有不宜食用的化學成分。而科學已證實,老鼠吃了基因改造的玉米,肝腎會呈現中毒反應。

除了在農作物上動手腳,巴爾發現傳統畜牧業也未善待所飼養的動物。為了量產,業者採用集約式動物飼養方式,每隻牲畜擠在狹窄的空間中生活,幾乎動彈不得。「不人道」的圈養方式造成動物容易生病,也間接影響食用者的健康。

遇到心目中的偶像

巴爾在探究當代工業化的食物生產過程後不久,巧遇有「瘋狂農夫」之稱的薩拉丁(Joel Salatin) 。薩拉丁的瘋狂之名來自他反其道而行,不採用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食物生產方式,卻也因此成為巴爾仰慕的對象。

巴爾常去薩拉丁的農場,向他請益。最讓他佩服的是他敬重土地和善待動物的作法。在薩拉丁的田園牧場上,牛隻自由行走、嬉鬧,吃著健康牧草,與集約式飼養下被關在倉房裡光線和空氣都不足,又吃著基因改造玉米的牲畜命運孑然不同。

在做過各種深入研究和比較後,巴爾發現現今食物生產系統大有問題,但他也找到了對策:吃當地生產的有機天然食物最健康。有了這項認知,巴爾開始說服父母購買有機食物,而他的人生方向也日益明朗。當時,他才十歲。

改弦易轍當有機農

巴爾從關心周遭的有機活動開始。他造訪當地有機農場,看著農人在陽光下揮汗如雨,親手抓下包心菜上的蟲子,便由衷佩服他們甘願投入這樣辛苦的工作,覺得他們在從事一項高貴而有意義的活動。

曾夢想當橄欖球員的巴爾,有一回在造訪一家有機農場的回程途中,對著母親說:「你知道嗎?我不想再當橄欖球員了,我要成為有機農,這樣對社會的影響力會大些。」他母親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但巴爾可是一言九鼎,認真看待自己的決定。

為了展現決心,巴爾已展開行動,四處觀摩學習有機農業,並成為農場義工,且以各種方式向人們宣揚有機飲食的健康理念。

經典語錄扭轉觀念

舉例而言,十一歲時,他報名參加TED社會公益平台,以「我們的食物系統到底怎麼了」為題,發表了五分鐘的精闢演說,成為該平台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講者,並創下百萬收視率;十三歲時,巴爾將他的食物生產探索之旅寫成童書《農場上的伯克》;隔年他到薩拉丁的農場拍攝紀錄片,藉由記錄農場的一天,宣揚正確的食物生產之道。

而今,巴爾已把教育民眾吃在地生產的健康有機食物視為終身己任,矢志要扭轉當今錯誤的食物生產系統。他希望未來有更多人挺身而出,對抗傳統工業化的食物生產模式。

而他在TED平台上提醒世人做出明智之舉的一席話:「寧願多花些錢在好食物上,也不要因吃壞食物而多付醫藥費。」已成經典語錄,不僅成功扭轉許多人的飲食價值觀,更讓人嘖嘖稱奇巴爾年紀輕輕就有如此不凡的識見。或許,巴爾的身體裡真的住了一個老靈魂。


暢行無阻
柯亨改善校車

強尼‧柯亨(Jonny Cohen, 1996-)生於美國伊利諾州,有一個姐姐。從小,柯亨就很有創意;不僅喜歡拆解物品,發現其運作原理,還熱愛發明生活用品。舉例而言, 他自行研發、組建了一具室內對講機,還發明把起司鋪在漢堡上的裝置。

在學校,柯亨是科展的常勝軍,尤愛物理學。學識豐富程度甚至超越老師的柯亨,學校生活變得有些無聊,即便如此,他的成長過程仍充滿主動探索新知的樂趣,而這種快樂在他十二歲時升至最高點。

天哪!校車冒黑煙

二○○八年的夏天,柯亨參加在西北大學開設的周末空氣動力學課程。一天,在回家途中,他看到幾輛校車冒出黑煙,沿途拖出長長汙染的痕跡,讓他驚駭不已。

柯亨豐富的學養讓他明白,校車之所以冒出如此多的黑煙,問題就出在不良的「盒型」設計,讓空氣受阻,在車子行進中造成空氣汙染也耗費更多的燃料。接著,他想起正在上的空氣動力學課程,於是靈機一動:或許只要改變車型,就能讓引擎運作性能為之改觀。

當時已有更節能、更環保的新型校車出廠,但礙於多數學校的經費有限,不可能再更新校車。柯亨心想自己的點子或許能兩全其美,一方面改善環境空氣品質,另一方面幫許多學校省下荷包。他想到的方法是在校車上加裝一個綠色盾牌(GreenShields),將氣流重新導向,減少阻力之餘,也同時增加汽油行駛哩數。

組成團隊申請經費

有了想法後,柯亨即刻展開落實行動。不過,年紀尚輕的他,尚不具資格申請任何經費。於是,他求助於當時念高一的姐姐,說服她共襄盛舉合組「綠色盾牌」團隊。結果,姐姐不僅喜歡他的點子,還引薦他認識學校的物理老師卜加拉(Mr. Kunal Pujara)。卜加拉老師覺得柯亨的想法可行,並答應給予必要協助。

沒多久,柯亨的團隊另加入了三名生力軍。他們於二○○九年向青年創業組織申請到研發經費,並且參加了在波士頓舉行的青年創業組織國際研討會。期間,柯亨遇到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對方介紹他認識由萊特兄弟所研發的「風洞」(Wind Tunnels)裝置,用以測試他的綠色盾牌是否可行。有了這次經驗,柯亨信心倍增,更加確信他的發明正在逐步落實。

各種協助紛至沓來

隔年,「綠色盾牌」團隊參加「百事更新獎助」活動,最後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兩萬五千美元的獎金,因而引發媒體關注,受邀上知名電視節目「早安美國」。自此,柯亨成了名人,受邀出席各種場合談論他的發明。

不過,當時「綠色盾牌」的裝置雖已打開知名度,尚缺「臨門一腳」。它還未真正裝到公車上,接受節能和環保的檢測。消息釋出,有家在當地生產巴士的公司老闆因看過柯亨在「早安美國」的專訪,自動捐出一輛公司巴士,供柯亨測試綠色盾牌的效用。

為了這項測試,柯亨身邊湧入了許多貴人提供必要協助,包括西北大學給予他靈感的工程系教授及該校的工程系學生。歷經一連串精密檢測,證實裝進巴士裡的綠色盾牌的確是節能環保的利器。

盡己之力更新氣象

而今,柯亨和他的團隊持續精進「綠色盾牌」,並將它推廣到全美國校園,協力淨化校園環境。此外,由於加裝了綠色盾牌裝置,校車變得更節能,預計將可為學校省下一些燃料開銷,把這些省下的錢用在教育上。

由於在永續能源上的貢獻,柯亨獲得諸多肯定,包括被《富比士》雜誌列名三十名三十歲以下成就非凡的閃耀新星之一。雜誌專訪人建議柯亨為自己的創意申請專利,他卻這麼回答:「我沒有必要靠這個發財,我只是想盡一己之力讓世界有嶄新的氣象。」

科技文明的世界,生活便利了,但各種毒害也如影隨形。面對毒害,巴爾和柯亨不願坐視不管,他們因著各自機緣拿出不同的對策。不管是回歸自然、反其道而行的巴爾,或藉力使力運用更先進科技的柯亨,他們的故事都證明一個人只要發心改變現況,就能讓自己小兵立大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