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的閩南語

文/陳俊明 |2014.10.24
3724觀看次
字級

筆者於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撰寫畢業論文時,必須研讀四十多部隋朝之前翻譯的佛經,發現裡頭相當多的詞彙無法以普通話(即國語)解釋其意義,但如以閩南語發音則可「以音取義」,讀出正確的意思。原因是那些佛經大多在古洛陽由外來僧人口傳宣教時之翻譯,所以記錄下為數不少的古洛陽語。

而如今操閩南語族群的先民是最遲約於東周已定居洛陽,故保留古洛陽語音最多的方言即閩南語。因此,決定將這近百詞彙作進一步解釋,分享給大眾以了解佛經的義理,同時了解閩南語其實是古代洛陽語的遺韻。

若有時空旅行能回到東漢至南北朝間,閩南語理應還可通當時的普通話,也就是當時的「官話」,只是可能古代非知識分子所記錄的佛經,在文字配合口語上的掌握並不十分精確,加以千百年來時間與空間的變遷與混雜,口音則不免發生變化,以致部分文字與語音雖完全相同,但也有一部分所用的文字僅與語氣相近,乃須再加推敲訓詁,以解決音與義的整合問題,這是研究時即已無可避免的現象。

由於詞彙需用口語發音,必須注音才能發出正確的音值,筆者乃決定以國語注音與國際音標並用,以便讀者較容易掌握正確的發音。

《阿含經》的「阿含」二字

一般佛經從經的命名就可知其屬性,如《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就了解是在講解心與般若慧的關係,《佛說阿彌陀經》是說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但《阿含經》單從字面上,並不能了解是在說什麼內容的。

其實它是巴利文的音譯詞,其原文為āgama,是一個前置詞ā加上字根gam的組合形式,ā有朝向或前往(to,toward)之義,gam有去或旅行(gone,travel)之義;因此āgama具有自遠方來的意思,印度與中國距離遙遠,且隔著沙漠、高山或海洋等險阻,故而被引申為「遠方傳來」的經典。日本著名佛學者水野弘元在其編著的《巴利語辭典》中,便直接將āgama翻譯作:傳承、阿含、聖教。

再談到發音,從巴利文轉為閩南語,《阿含經》的「阿」字與國語或閩南語的「阿」字發相同(ㄚ)的長音;但「含」用閩南語發音卻成(ㄍㄚㄣ3)第三聲,這三個音須連成一氣。而國際音標應是(gm)為現今台灣口音。且「含」用以上發音,只能作動詞(keep in the mouth)來用,例如:「含著人蔘」;若作名詞,閩南語「包含」或「含有」的「含」,就不是(gm),而該讀作(hm)了。

最早傳來中國的《阿含經》是東漢安世高所翻譯的《長阿含十報法經》,約於東漢桓帝永康元年(西元167年),然後依序是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中阿含經》(西元384年)、十年《增一阿含經》、東晉安帝隆安二年《長阿含經》(西元398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二年《雜阿含經》(西元435年)先後傳入。

歷時二百六十八年之久,其間經三國時代、晉朝至南北朝,但仍沿用「阿含」的音譯,顯見東漢、曹魏、西晉均定都洛陽,已奠定了古洛陽語為官話,雖東晉與南朝劉宋之首都均在建康(今南京),但「含」字發音仍為(gm)。東漢至今一千八百餘年,閩南語猶保留了這個古洛陽音,從巴利文轉換為閩南語發音,竟然絲毫無差。

(本專欄隔周五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