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宗教文化外交 佛教負重任

金蜀卿 |2014.10.22
132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金蜀卿西安報導】中國大陸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後提出建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這兩條路線都與中國歷史上佛教傳播與發展息息相關。二○一四年,習近平在國際公開場合多次尊崇佛教,讚頌史載高僧行誼,佛教被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強調復活內在精神價值

三月二十七日,習近平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強調:中國文化復興,佛教當擔大任;七月四日,習近平在韓國首爾發表演講,特意提到金身坐化九華山的新羅王子金喬覺;九月十六日,習訪問斯里蘭卡期間,發表一篇署名文章提到中斯之間由法顯大師開啟的「千年佛緣」;隔日,習近平訪問印度,專程拜訪了玄奘大師西行取經的途經之處和修行故地古吉拉突邦。

習近平的幾次出訪,佛教都無一例外成了增強國家間文化溝通的重要橋梁。

在中國全力推動復興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宗教文化外交」成為呈現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窗口。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總部演講,還專門論述了法門寺的價值與意義,強調不僅僅要作為文物欣賞,更要復活其內在的精神價值。他特地邀請印度總理莫迪下次訪問中國時,到西安去看看。

中央到地方對佛教護持

第二十七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簡稱世佛聯WFB)大會剛結束,赴西安參加大會的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六百位與會者,明顯感受到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官員對佛教態度的轉變。

韓國韓中佛教文化交流會會長林影潭法師說:世界上佛教徒人數最多的地區是中國,成立了六十四年的世佛聯今天才能夠在中國舉辦,是一件憾事。但他對中國能邀請到朝鮮佛教聯盟與會,表示感謝。

困局的形成,不是世佛聯的傲慢,也不是中國佛教界的狹隘,原因還是溝通不暢,互信基礎不穩。之所以溝通不暢,意識形態、文化背景、宗教政策當然不能忽視,最重要的問題是人才缺乏。不論世佛聯還是中國,都缺乏真正理解和認可佛教精神的國際性綜合型人才,在中國和世佛聯之間擔任橋樑。

本屆世佛聯在供奉佛指舍利的法門寺舉行,是世佛聯真正走進中國的破冰之旅,也是中國佛教影響世界話語權的重要一步。

世佛聯在《寶雞宣言》聲中圓滿落幕,對雙方來說,默契地攜手前行,依然任重道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