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文教學時數的論爭

 |2014.10.22
1413觀看次
字級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將高中國文必修學分從現行的二十四學分,減為二十學分(包括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二學分),國文課減為每周上課三小時。「搶救國文教育聯盟」認為一旦實施,未來高中學生的語文能力之下降,必將雪上加霜。

有識之士多年來不斷要求教育當局要「搶救國文教育」,均被當作耳邊風。理由是,為了適性揚才,必須要增加選修課,那只能減少必修課。國文課對學生,是一門基本素養課,不只是增進語文讀寫能力,還涉及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品格、思想、觀察力、組織力等各方面的培育。應將問題的焦點放在如何改進國文教育的內容與教學方法,而不應用減少教學時數來簡化國文課程。

現行的高中國文教學,仍以升學為標的,讀幾篇選文,每學期僅有三篇作文,也沒有課外指定讀物。國文課的目的不止是讀幾篇文選,而是要藉著讀古今名作,培育學生的論述能力,增進學生的邏輯思考,提升學生對文學的品味,以及能玩味中文裡文字的趣味。透過名著的選讀,尤其是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達到幫助學生道德的提升,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我們認為,國文課必須從「句讀之學」走出來,於精讀幾篇古今文章之外,也要認真練習寫作。寫作一如數學中的習題,認真寫作,認真批改,才能促進學生的邏輯思考與論述能力。一學期三篇作文,師生競相敷衍,如何能達成上述的目標?如果只讀選文,學生又怎能有寫作能力?先進國家到高中階段,無不重視課外閱讀。英國高中英文課本中如選讀莎士比亞劇中某一精彩片段,老師必指定學生在課外再閱讀莎翁該劇作的全文,在課堂中相互討論。假定一學期閱讀三本課外讀物,對學生勝讀三學期的選文。台灣高中幾乎完全不重視課外閱讀,學生既無從汲取教科書以外的文字蜜汁,自然在作文的表現上也就思想枯窘而「無以言」了。

美國歐巴馬總統公布的「各州共同核心標準」,定今年上路,其主要內容就是要提升美國各級學校的英文與數學的程度。他認為,本國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語文不好,則學習其他學科時會增加很多困難;數學不好,則根本無法進入科學堂奧。所以他把這兩科列為各州共同提升的目標。中國大陸在「二○一七年高考改革方案」中,也加重語文及數學的基本標準,語文分值將由一百五十分提高到一百八十分。他們也知道,語文及數學是高中時代必須加強學習的兩把利刃。教育部講適性揚才,應特別重視國文,否則既不能適性,更不足以言揚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