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好聲音 風潮邀你傾聽 台灣美麗聲影

阮愛惠 |2014.10.21
1196觀看次
字級
泰武古調。圖/風潮唱片提供

【記者阮愛惠專題報導】風潮音樂的「聽台灣」音樂文創計畫最大規模、也是唯一動態公演的,就是十一月八日、九日於台北國父紀念館演出的《聽台灣——我的土地音樂風景音樂會》。這是風潮音樂首次舉辦兩千人以上大型音樂會,卡司超強,舞台效果也直逼專業劇場,製作過程充滿挑戰。風潮音樂企畫總監、音樂會製作人于蘇英表示:「就算四千多張票都賣完也是賠錢;但我們要呈現的是,用『聽台灣』的概念創造多種價值,讓歌手和創作者從中找到更多舞台、更多成就,同時拓寬音樂的能見度!」

轉型開發 聽台灣六主線

「聽台灣」系列是風潮音樂近年來主力推動的文創轉型計畫。「過去二十六年來,風潮一直在保存台灣土地的聲音,包括各族群的音樂及收集大自然聲音。耕耘了很久,如今面臨轉型期,必須思考如何以CD的基礎,把音樂的規模轉得更『大』,但又不能轉得太快,舊的產品要有新的運用,所以我們以橫向整合,開發出『聽台灣』六條計畫主線。」于蘇英說。

在這企畫概念下,堪稱風潮二十六年來音樂精選的《台灣音樂地圖》,從現有資料庫選曲,透過「旅行」、「人文」、「自然實境」、「原民美聲」四個面向聆聽台灣原創音樂,進而透過音樂聽見台灣在地生命力與土地故事,以烙木禮盒包裝上市,一推出就廣受樂迷喜愛,今年初即為風潮創下銷售佳績。接著《音樂明信片》上市,整合知名插畫及影像工作者作品,導入「音樂旅行」、「讓耳朵去流浪」的聽覺概念,果然深受年輕族群及旅遊者青睞,風潮驚喜發現,實體音樂產品市場,仍然有開發空間。

情感與記憶 世紀大融合

《聽台灣——我的土地音樂風景音樂會》策畫,緊扣著「聽台灣」的概念,上半場要觀眾聽台灣的「土地」,下半場請觀眾聽台灣的「人聲」。音樂會將重新改編十七首從台灣土地出生、成長的原創音樂,從〈思想起〉、〈月夜愁〉到融合南管、北管的跨界音樂創作曲;從新世紀音樂名曲,到採集野地之聲的自然音樂代表作;從傳唱幾世紀的原民古調,到融合現代語彙的創作歌謠……,一場音樂會融合幾世紀、幾世代的情感與記憶。

于蘇英說:「風潮早期製作原住民音樂,採集到很多音樂故事,認識很多音樂人,後來又製作許多大自然音樂。這些音樂和人的故事如何整合?風潮不計成本舉辦大規模的音樂演出,希望讓大家重新認知台灣土地上豐厚的音樂資產!」

這場音樂會召喚了多位金獎級的音樂創作者及演唱人,包括范宗沛、聶琳、謝宛臻、金木義則、李哲音、杜迺迪、曾仁義、郭文喜、芮斯、吳昊恩及泰武古謠傳唱團體等,南管音樂家王心心也客串演出,加上廣藝愛樂管弦樂團,堪稱跨界音樂前所未見的強大陣容。

類劇場氛圍 視聽雙享受

雖說以音樂的質量取勝,但畢竟是在國父紀館演出,風潮不會只讓觀眾「聽」而已,在舞台視覺效果方面,請到了雲門舞集的多媒體設計師跨刀。演出者一律穿著白衣,運用舞台燈光的照射,打造出類劇場的氛圍,很有看頭!

于蘇英表示:「我們投資了很多經費在製作上,希望『聽台灣』這樣的音樂會能成為動態產品,不斷被邀請到海內外更多地方演出。十一月八日、九日台北首演之後,希望往中、南部,更希望到世界各地。我們生活在這塊土地,必須聽到台灣發出的種種聲音。誠如slogan所說:『我是台灣,我在這裡,傾聽你。聽見島的心跳與記憶,聽見從未失去或遺忘的 美麗聲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