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善欲人知 多元慈善共創淨土

記者金蜀卿陝西寶雞報導 |2014.10.20
945觀看次
字級
中國佛教協會展出一張張感人的中國佛教慈善事業圖片。圖/記者金蜀卿

【記者金蜀卿陝西寶雞報導】第二十七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主題會議為「佛教與公益慈善研討會」。十七日,來自大陸和台灣、泰國、日本、斯里蘭卡、尼泊爾等國的佛教界人士,就如何加強佛教界在公益慈善事業和人道主義服務方面的作用,在陝西寶雞進行交流探討。「為善欲人知」,佛教界轉變觀念,研討會共有七位發言人分享佛教慈善理念和實踐,圖文並茂的案例讓人恍然大悟:世界各地佛教徒原來做了這麼多好事!

作為東道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法師首先介紹中國佛教慈善的發展。目前中國大陸佛教慈善團體有七十多個,佛教界近年來在各項慈善公益活動捐款十八億人民幣以上。他指出,中國佛教慈善工作還有很多問題,慈善制度的建設、義工人才的培養、公益事業的宣傳等,還必須進行改進和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日本佛教協會代表暨世佛聯人道主義服務委員會有備而來,幾位代表上台用短片呈現了日本海嘯及福島核洩漏後佛教團體的救助行動。災難的情景觸目驚心,現場不時聽到有人輕念阿彌陀佛!佛教團體的慈善捐助的每一筆花費,帳目明細清楚交代。日本佛教界對災民的救助形式多樣化,心理諮詢,清淨禪修,歌聲鼓勵等,讓很多人轉悲為喜。對國際援助,醫療、教育等,日本佛教界參與公益慈善事業作法,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

台灣慈濟基金會何日生介紹慈濟基金會早期工作主要是募款及濟貧,後來進而以教富濟貧為目標。一九八五年僑居各國的慈濟人將志業擴展到海外,當前全球有三十九個國家設有慈濟分支會或聯絡處。一九九一年因救助孟加拉颶風重災,慈濟啟開海外救援任務,累計援助了全球六十一個國家,橫跨五大洲。

泰國瑪哈朱拉隆功大學教授阿尼爾‧釋迦長老引經據典並結合泰國的實際經驗告訴大家,參與公益慈善就是要付出,堅持不斷地付出。寶雞市佛教協會會長徹性法師從佛陀慈悲精神等角度闡述了佛教慈善的理念。

「歐美國家對佛教徒了解有限,認為佛教徒不從事慈善工作,這一觀點是誤解。」世佛聯秘書長攀洛‧泰阿利如是說。當年星雲大師即是因媒體宣傳對佛教界慈善公益報導有所偏頗,而下決心創辦一份報紙。近現代以來,全球佛教界將慈善事業作為佛教與社會溝通的一座橋梁,不同膚色和語言的佛教徒,在佛教慈善方面形成了高度的共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