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可思議 公益旅行改變生命

林汝娟 |2014.10.11
2300觀看次
字級
印度公益旅行團的青年在鹿野苑以頭貼著聖地遺跡,祈願智慧開啟。 圖/國際佛光會青年總團提供
只要在青年自由活動、準備教案中的空檔,總會看見育幼院學生與青年聚在一起。圖/林汝娟
妙如法師(左)在恆河上,介紹印度的各種宗教文化與慶典、敬神儀式。 圖/國際佛光會青年總團提供
在佛陀成道的正覺大塔金剛座下,妙如法師及如彬法師,帶領青年誦經祈福。 圖/國際佛光會青年總團提供

文/記者林汝娟

「我們都是被印度選中的人!」在印度,只要遇見「台灣同鄉」時,就會聽見這句話。旅程將近尾聲,由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舉辦的印度公益旅行團,前往拜訪台北駐德里的代表田中光,田中光表示,印度正如官方所述是「Incredible India」,擁有二十九個邦、超過二十二種文字、語言及宗教,「當你怎麼看印度,印度就會是什麼樣子。」田中光說,印度是親身體驗過後,感觸就會截然不同的國家,他期勉青年藉由自己的視角,把多元豐富的印度風貌傳遞給全球青年,透過至印度國際公益旅行,重新詮釋對生命、宗教的感受。

考驗加速成長

從新德里到比哈省、北方省的路途中,就如從都市到鄉下,沒有平坦的柏油路,一路是顛簸難行的泥濘,需要在喇叭聲不斷的車陣中穿梭,彷彿坐上碰碰車般,還得面臨突然出現的「聖牛」阻礙交通,沒有熱水可以盥洗、有wifi不等於有網路,必須隨身攜帶手電筒應付隨時而來的停電等各種考驗,青年開始體驗「印度苦行」之味。

青年總團執行長如彬法師常跟青年開玩笑說,「你看,一有網路大家都無神了!」只要有wifi可用,青年絕對不放過「低頭」的時間,跟遠在台灣、澳門等地的親友分享印度生活,更不時哀嚎「是誰搶走我的wifi?」、「為什麼你的wifi這麼順!」

發現內在韌性

長達二十一天的旅程中,公益旅行團換過五個住宿地點,曾面臨摸黑洗澡、半夜被癢醒或熱醒、房間爬滿比台灣大好幾倍的螞蟻、床上有趕也趕不完的蟲子、凌晨有印度教音樂還有孔雀叫聲應和等經驗,讓青年每回到宿舍,就是坐在床上一起思鄉、討論著有多想念家鄉味,長嘆「有時候真的會想,為什麼自己要來這裡找罪受?」但因為體驗過,才知道自己的韌性有多強。

誠如駐德里代表田中光所說,印度是親身體驗過後,感觸就會截然不同的國家,他期勉青年藉由自己的視角,把印度之美傳遞給全球青年,透過 公益旅行,重新詮釋對生命、宗教的感受。

最大成就感 耐心贏得孩童信任

「哥哥、姐姐跳舞!」公益旅行團的青年帶了兩場「三好生活營」後,佛光山印度佛學院和伽耶育幼院的女孩們,終於漸漸接納台灣來的「客人」,並且鼓起勇氣,向哥哥、姐姐下「戰帖」。青年伸出熱情雙手,大家圍成圈、一起唱歌、跳舞,殿堂中迴盪著《人間音緣》的歌聲,讓人忘卻置身印度。

因為這句話,學生與青年的距離拉近,從一開始學生期待又彆扭,到後來主動湊近青年身邊,輕拉大哥、大姐的手,在夕陽下山前,踢球、玩小遊戲、跳舞、唱歌到典座、善後,充分把握彼此相處的機會,讓青年笑說,「好想一直待在佛學院陪伴她們」。以心接心,是這趟印度公益旅行中最大的成就感。

青年中被大夥取了「教練」綽號的盧俊瑋,雖然人高馬大,心思卻比女孩細膩,有一回,在角落獨自拿出一個大袋子,一朵花、一朵花地做,其中還有數不完的愛心書籤,讓其他青年團員驚呼,「你在做花嗎?」

盧俊瑋悠悠回應,「不知道送什麼禮物,所以想做書籤送給她們,讀書的時候就會想到我們!」那一瞬間,所有青年使出渾身解數,馬上加入製作書籤的行列,留下最美的紀念。

沙彌和佛學院、育幼院的學生,均擁有「主動性」的特色,不論是在學院內外,都是學弟、妹的模範,也是當地法師的最佳助手。

這些孩子總是笑臉迎人,細心觀察四周,協助年幼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顧遠從他鄉而來的義工…,無形中激勵了青年,更勇於在每個服務地點嘗試不同挑戰,不管是主持、團康、做手工藝,亦或協助整理道場等,突破自我的能力,日漸累積厚實。

常與青年搭檔合作,協助溝通的「翻譯小天使」印欣及印原曾說,「當初佛陀就是在這塊土地如此走過來的,我們怎麼能夠輕易放棄或生氣呢?」

最大恐懼感 狂奔趕搭誤點火車

儘管已經身在印度,青年仍隨身攜帶《行腳印度》,對照自己現在的生活。青年說,我們真的比學長們「幸福」多了,雖然沒有慘拉肚子的情況發生,但任何一處佛教聖蹟巡禮、食衣住行都讓人回憶無窮,還有令人難忘的「印度味」。

青年最侃侃而談的莫過於「火車驚魂記」,那是第一次前往鹿野苑時搭乘的火車,當時每人手上都推、拉著兩件以上的行李、教材時,只能用「五分鐘」時間,反方向追著比台灣火車車廂多一倍的印度火車。

當下深刻明白,在台灣、阿根廷、香港、澳門任何已開發國家中,不用面對指標錯誤、火車大誤點,是多麼珍貴稀有!莊慈愍回憶她拉最後一個成員Cindy上車的情形說,「Cindy那句『趕快把我拉上車!』的驚恐神情」,全然說明每個人有多害怕上不了車。

此外,最讓青年難忘的,非「印度味」莫屬。

印度味是什麼?青年所感受到的的印度味,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味道,就像印度的種族、宗教、語言一樣複雜。空氣中夾雜了牲畜、食物、芳香劑、體汗、香料等味道,不論對每個人來說是香、臭或無味;從一開始口罩形影不離,到後面可以大口呼吸,可想而知,青年已逐漸習慣印度的空氣。

而有香料王國之稱的印度,美食也是令人又愛又怕的。

在飛機上才勇敢嘗試了第一餐印度料理,一下機就開始狂吐的陳紫君說,「我再也不要吃印度料理。」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陳紫君的腸胃竟然在印度註冊成功了!她開始接受當地的食物。陳紫君表示,印度香料其實沒有想像中可怕,一顆漸漸愛上印度的心,從飲食開始。

最大幸福感 珍惜眼前一切因緣

當眾人從菩提迦耶抵達拘尸那羅的涅槃城時,已超過當地晚上十時,面對越南雙林寺備妥的豐盛晚餐,超過六個鐘頭的車程,卻讓青年食欲盡失。

加爾各答禪淨中心住持妙如法師輕輕說了一句「想想高雄氣爆」,大家頓時靜默不語,低頭惜福,把眼前有台灣風味的飯菜吃得乾乾淨淨。

隔日,三好生活營圓滿,在妙如法師和如彬法師引領下,青年在佛陀涅槃處的大涅槃寺,為高雄氣爆及澎湖空難誦經回向,那一刻,看著佛陀慈悲的右脅臥法相,大家所思惟得的,不僅是佛陀以病體從吠舍離一路說法至拘尸那羅,為眾生留下得度因緣的願力;更感受到眾生能平安、健康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的事。一想到這裡,當下,更珍惜眼前的一切因緣。

看著佛教起源地所挖掘出的遺址,當地政府多把出土的佛像、雕刻品堆疊成塔狀,再用相似的磚瓦修補建築物,每個地點都能看見泰式的佛教祈福—貼金箔,青年不禁深思:在佛教式微的印度,如何保護聖地?而遠在台灣的我們,除了號召更多青年參與有意義印度公益旅行,還能為佛教做什麼?

唯一乘船的行程,是為了親眼見到擁有印度聖河、母親河之稱的「恆河」。大家在在瓦拉那西看到了各種宗教至此舉辦各種慶典、敬神儀式。

佛教在此經歷的興盛、沒落,總讓青年要問法師「為什麼?」。妙如法師藉佛陀成道、初轉法輪等聖地的故事回應青年,這是印度文化、歷史所形成的問題,「當你愈了解印度的種姓制度、歷史和地理關係,將愈明白為什麼佛陀選擇在印度成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