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身影14 可愛陌生人麥德琳把愛傳出去

楊慧莉  |2014.10.11
1713觀看次
字級

由於環境品質的提升,當今世人已多免於瘧疾的威脅。但,這種傳染病仍在非洲肆虐,每年奪去許多人的性命。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行善之心,未必人人皆有。今天的專題人物麥德琳則兩者兼具。她和姐妹們在聽聞非洲人的悲慘遭遇後,決定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展開救援行動,也因而感染許多人一起把愛傳出去。

有耳當聽

積善因緣 非關年齡

麥德琳‧馬克林(Madelyn McGlynn, 1995-)出生於美國,父親為德州貝爾維爾市的律師,母親為家庭主婦,家中五姐妹中排行最小。她成長於一個充滿愛和支持的家庭。

優良家教啟善知

從小,麥德琳就有正義感,希望為社區效勞,而這一切要歸功於優良家教。

在當地備受敬重的律師父親,常對麥德琳姐妹們循循善誘,鼓勵她們多做「對社會有益的事」,並強調不管有多小,只要能給社會帶來正向改變,都要起而行。

麥德琳的母親也扮演一個重要的催化角色。只要是姐妹們熱情投入的事,母親一定是頭號粉絲,給予孩子強有力的支持。

家中愛的氛圍培育出麥德琳貼心而又良善的性格。此外,父母的肯定也讓她在學習上有自信,學業表現名列前茅,老師們都很欣賞她的開朗和聰穎。

非洲訪客開眼界

麥德琳小六升國中的暑假,一天中午家中來了一位非洲訪客。他是烏干達牧師穆吉(Michael Christopher Mujule),當時來美國尋求協助,空檔時間被安排到她家做客。穆吉與麥德琳一家共進當天的午餐,於飯餚之間分享了烏干達的平民生活,包括一般烏干達家庭的生活狀況,有好有壞。

在穆吉的經驗分享中,有一件事特別引起麥德琳的注意:瘧疾問題。過去,她不曾聽聞過瘧疾,這種傳染病在美國早就銷聲匿跡,而今得知後彷彿心中有種東西被觸動,讓她想知道更多關於瘧疾的事。穆吉說這項疾病已奪去許多鄉人的性命,讓他和朋友深感苦楚。

深入探究現使命

午餐後,穆吉的分享結束,但烏干達的瘧疾噩夢仍在麥德琳的心中盤旋。於是,她和姐妹們交換了意見,決定深入了解,看看自己能做些什麼。

麥德琳在她的探索中驚訝地發現:瘧疾每三十秒就會奪去一名住在肆虐之區孩童的性命;烏干達百分之九十三的人口遭受瘧疾的威脅,其中每兩個五歲以下兒童就有一個因瘧疾住院;死於愛滋、結核、痲瘋和麻疹的總人口數還不及瘧疾所奪去的性命數字。但更讓她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種疾病其實很容易預防:只要在家中掛上蚊帳,就能將病媒蚊阻隔在外,大大降低染病的風險。

麥德琳突然想到,如果只是「掛上蚊帳」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防患於未然,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死於非命?

於此,麥德琳靈光乍現,她知道自己的使命出現了!

即知即行

啟動防瘧疾愛心網

在姐妹共襄盛舉和父母的支持下,麥德琳決定成立一個組織,把蚊帳發送到瘧疾肆虐之區防止病媒傳播。蚊帳雖不比治療,但這種簡單的蚊帳還是足以小兵立大功,適時拯救住在肆虐之區的人全家性命。

踏出去就對了

不過,一開始,她們不知道從何開始,而且還擔心年紀太輕,沒有人會認真看待她們的需求。儘管憂心,她們還是勇敢地踏出去。

在穆吉的引導和父母的鼓勵下,麥德琳姐妹們開始妥善組織一個體系,讓她們可以發送蚊帳給烏干達瘧疾肆虐之區的家庭。她們寫下章程計畫後,向青年創業組織(Youth Venture)遞出訴求,結果獲得一千美元的補助金。

於是,一個源於五姐妹「只為改變陌生人命運」單純而強烈需求的「防瘧疾」愛心網(NETwork Against Malaria)正式登場。

麥德琳姐妹們隨即展開行動。她們將瘧疾肆虐世上某些角落以及簡單解決之道告知人們,請他們小額捐款,贊助蚊帳發送行動。出乎麥德琳意料之外,人們的反應相當熱絡。原來,她們的憂慮是多餘的,聽聞者其實也急欲幫忙。

十美元救三人

沒多久,愛心網的努力就廣為人知,麥德琳姐妹也聲名遠播。當愈來愈多人知道防治瘧疾有多容易,都共襄盛舉,慷慨解囊。

為了籌募購買蚊帳的基金,她們義賣過T恤,後來與烏干達機構合作,幫忙義賣當地婦女用紙串珠做的手鐲或項鍊,手鐲五美元,項鍊十美元。

民眾只要買兩隻手鐲或一串項鍊,就能拯救三條性命,因為每床蚊帳十美元(約台幣三百元),足以讓瘧疾肆虐之區的三名孩童夜晚安睡到天明。

麥德琳說自己現在看到錢,不再是白花花的鈔票,而是自動轉化為可以救人的蚊帳。

瘧疾防治教育

麥德琳姐妹的「愛心網」主要的救助對象是抵抗力較弱的婦女和孩童,但她們不只是發送蚊帳,還透過學校提供瘧疾防治教育。烏干達當地的義工會到學校教導孩子們如何使用蚊帳,以防範瘧疾的傳播,再由這些孩子回家「教育」家人。

在此之前,由於教育不普及,許多人拿到蚊帳,不知其重要性和用法,竟把它當作捕捉動物或撈魚的利器,甚至拿來做婚紗禮服。

而今,愈來愈多烏干達人懂得使用蚊帳,也間接提升了孩童的受教率,因為烏干達父母現在都會送孩子們去上學,以獲贈「愛心網」發送的禮物,保護家人安全。

造福千萬家庭

自二○○七年成立以來,「愛心網」組織迅速擴大規模,全美有三十八個分會,全球有四萬多名義工,美國成員大都是高中生和大專生,已成為全球性的組織。它還促成烏干達婦女組織的成立,延攬當地居民加入義工行列,幫忙製作用來義賣的串珠飾品、發送和解說蚊帳使用等事宜。

至今,「愛心網」已募集到十四萬美元,發送出兩萬三千多床蚊帳,造福成千上萬個非洲家庭。

自二○○九年起,麥德琳開始獲頒各種獎盃,肯定其對社會的貢獻,並被「美國青年服務」組織選為全球前二十五名最有影響力的青年之一。

福澤廣被

見證施比受更有福

麥德琳的善行深獲世人嘉許,但再多的讚賞都比不上看到獲救孩子們的歡喜容顏。

一蚊帳一故事

每當有包裹自烏干達遠道而來,她都用跑的去打開信箱,迫不及待地想見到獲救孩子們的照片或影像。她最喜歡見到他們拿到蚊帳後又唱又笑的雀躍表情。

麥德琳深知每個送出去的蚊帳都會開啟一個新的家庭故事,「因為孩子會把它帶回家,讓家人活在蚊帳的『保護傘』下……孩子們將安睡其下健康長大,未來在分享他們的家庭故事時,無疑地,蚊帳將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一美元一感動

但就有如每個蚊帳都將開展出一段生命故事,募集到的每一塊錢也都有個感人事蹟。

「愛心網」的一名義工最愛訴說她募到的第一個一美元的故事。當時,她在小學園遊會上擺攤,義賣烘焙餅乾募款,一個小男孩打前鋒,掏出口袋一美元購買餅乾響應愛心活動,臉上還流露出超乎快樂的幸福神情,讓她感動不已。

助人者亦助己

不只義工們遇到感人的故事,他們自己的生命也獲得醒轉。麥德琳就分享了一名義工因投入「愛心網」而重獲新生的故事。

十六歲時,這位義工在聽到麥德琳到中西部小鎮的「愛心網」行動演說後,投入義工行列。在此之前,他的生活過得極不順遂,課業表現不佳,人際關係失調,放學後不務正業,盡想些惡作劇準備第二天上學時惡整老師。

但自從投入「愛心網」後,他整個人都變了。他出現在許多公眾場合,傳講瘧疾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再突發奇想整人,而是把創意點子都用在正途上。

現在,這名義工進了國際知名大學主修農學系,打算未來要對全球飢餓問題盡心盡力。他也把「愛心網」活動帶進大學所在的社群。

行善動力之源

麥德琳發現這正是「愛心網」最可貴之處。表面上,「愛心網」改善了烏干達遭瘧疾肆虐的危險處境,有些受益之區的疾病傳播力甚至已降至零。實際上,它激起許多人的社會意識,讓他們找到回饋社會的契機,甚至啟動改變生命的機制。

至今,從發送出的蚊帳數量,每床可讓三名孩童免於病媒蚊叮咬的情況來看,「愛心網」至少拯救了七萬條性命,成效可觀,麥德琳堪稱厥功至偉。

然而,這位「愛心網」的靈魂人物並不想居功,她明白若非義工們共襄盛舉,「愛心網」不可能有如今的規模。

麥德琳的目標是「完全杜絕瘧疾」。儘管現階段離目標尚遠,但只要聽到更多有關施者和受者的生命因這項行動而改變的故事,她就備受激勵,獲得滿滿的力量繼續走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