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方塊 花蓮的房子

陳怡蓁 |2014.09.23
1518觀看次
字級

文/陳怡蓁

在所有台灣的縣市中,不敢說花蓮最美,但至少花蓮的名字最美。台北、台中、台南、台東,都不過是地理位置的指示。新竹、苗栗、彰化、嘉義,好像也無法引人遐思。至於高雄,原來竟是打狗,十分鄉土。花蓮,卻像一片淨土,讓人聯想起蓮花池,或是桃花源。如果回到更古老的稱呼,洄瀾,那更是波瀾壯闊,令人低迴嚮往。

雖然不過咫尺天涯,卻有很多台灣人旅遊世界然而行蹤罕至花蓮。我和先生本來就是這樣。少時曾至太魯閣,後來帶兒子去橫貫公路露營,之後浪跡天涯,滾滾紅塵,把那片大山大海遺忘在腦後。直到二○○七年,遠道而來的歐美心理學家問我們:「台灣不是個美麗的海島嗎?怎麼我們來訪都在都市叢林鑽來鑽去,沒見到海呢?」羞慚之下,我們安排了花蓮之行,距上回前去已經二十年。外國朋友驚豔讚嘆:「沒見過這樣奇特美麗的山海啊!」我一方面驕傲, 一方面暗自心驚,小小的島國,壯麗的風光,然而我們卻如此輕忽,如此疏遠。我們不斷向外探索,卻忘了自己原來擁有的珍貴資源。

那片淨土似乎有一種呼喚的力量。即使我們生於南投,長於台北,從來不是海的子民,卻聽到洄瀾襲向心海的聲音。於是夫妻倆商量著,在太平洋岸買下一塊地,正在溪流入海的交界處。真奢侈啊!台北一吋土,花蓮十坪地,還附送望眼無際的海,與隨手可得的奇石怪木。擁有一塊地,彷彿擁有一片安心,經常去走走,撿撿石頭,種種南瓜,向朋友炫耀那片其實我們並不擁有的絕美風景。

終於決定,既然說是退休了,就在這鄉間海邊蓋間房子住住吧!於是整地種林,一起作夢,夢想一幢融入風景中,以撿得的石頭築起牆壁的房子。經常去勘查,這裡畫畫,那裡指指,嗯!突然又不滿意了,重新設計!好不容易開挖了,哎喲石頭太多,地基不穩,再整再填!出國幾個月沒去,突然一片相思林竟被莫名其妙砍光,我傷心氣憤不已,設計庭園的人卻理直氣壯說:「不這樣,哪裡看得到溪流入海?」天啊,在樹林與溪海之間竟然必須有所抉擇?吵吵鬧鬧,翻天覆地,猶豫不決,加上颱風地震,工班怠工,天災人禍樣樣來,但總還持續著,以螞蟻的速度搬運著,進行著。

前些天,在中廣的節目《藝文放輕鬆》中訪問甫獲《聯合報》文學大獎的散文家陳列。他出身嘉義農家,大學畢業後到花蓮教書,從此與花蓮結下不解之緣。因為白色恐怖被捕入獄四年八個月,出獄後短暫到台北從事翻譯工作,最後還是決定回到花蓮,並且代表花蓮出征,競選省議員、國大代表、市長等等,有當選,有失利,官場翻滾數十載。現在就像辭官歸故里的陶淵明,聽從內心的召喚,回到花蓮買下一片地,一邊耕種一邊寫作。朋友曾經帶他去看我們的那片地,當時一片荒蕪,至今竟已歷時四年。他不免要問:「房子何時完工?」我一如往常地答:「不急,不急!蓋好了請你來玩。」想來我們那推拖延宕,老蓋不完的石房子,已經傳為花蓮笑談。

我們曾經去瑞士拜訪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自己一磚一石蓋起來居住的石頭屋。因為不假建築師之手,房子的比例有點奇怪,形狀十分特別。榮格不停地蓋,不停地改,當然不急著完成,他是藉著蓋房子,重新架構自己的內心世界。

所以,我們急什麼呢?如果蓋房子是尋找安身立命之處,那麼蓋好之前,必得先找到心的方向。智者樂山,仁者樂水。要生生不息的相思林,還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要「悠然見南山」,還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慢慢想,慢慢蓋,不急,不急,用一輩子的時間看望山水,發現自己的心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