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生活 四十歲起 只擁有喜歡的東西

文/金子由紀子 |2014.09.18
12064觀看次
字級

文/金子由紀子

在需要的時候買需要的東西

我年過四十,成熟了也累積了一些智慧,領悟到為了我的身心靈健康,現在開始要過減法生活,首先家裡現有的東西要「拿出來大用特用」,免費贈品則是「不拿」,其他還有「把東西用夠本」、「不因為便宜就多買」,更重要的是「只在需要的時候買需要的東西」、「問過店員後再買」……這類購物方法,也許乍看下,會覺得和「節儉」背道而馳。

但事實上,我是養成這種購物習慣後,才開始不浪費金錢。

因為我心中已經建立起「可以購買的準則和不行購買的準則」了,因此當要採購時,經常就會變成「還是別買了吧!」

只要不買(不接受)東西,就算什麼都沒做,家裡也會自然清爽起來。而且進來家裡的東西,全是在自己建立的購買準則下買來的,就會用慎重的心情使用它而不會覺得礙眼。這麼一來,便不會因為不喜歡而老是丟棄東西。

東西雖少但每樣都是喜歡的

「真正喜歡的東西」其實並沒有想像的多,大部分人應該都是這樣子的。

女性朋友在找衣服時,都有這種感覺吧?

「顏色是不錯,但款式……」

「材質挺好的,可尺寸……」

大家都會顧忌這些小地方,而這些都不是成衣所能滿足自己所需的。

此時,只要不衝動地採取「雖然有點不合,但算了沒關係」這種購物方式,最後這些衣服就不會成為衣櫥裡的負擔,也就不必為了收納、整理、處理而煩惱。

擁有的東西雖少,但每一樣都是自己喜歡的!在這種狀態下,每樣東西都具備立即戰力,絕不會「用時方恨少」。

東西不用多,若能充分使用,即使有點昂貴也值得。而且數量一少,保養起來就更輕鬆了。東西少會讓生活變得豐富,同時也減少金錢浪費。結果,比原本那種以「節儉」為目標的購物方式,還能省下更多錢呢!

無聊的東西造就無聊的自己

根據《生命是最精彩的推理小說:一個生物學家眼中的奇妙世界》作者福岡伸一教授所言,人類的細胞(雖然並非全部)會不停地跟吃下去的東西直接置換,在分子的層次中,只要經過一年,我們就變得完全不一樣了。簡而言之,就是「一年後的我,是由一年來所吃下的東西所形成的」。

吃下去的東西=自己。不禁讓人想到,過去的一年,自己到底吃了些什麼?如今我的身體,是由正確的食物所構成的嗎?對於食物,大家都很在意,對每天都在使用的東西,我們卻沒想那麼多。然而,說不定兩者是相同的……

每天使用的碗和杯;廚房的掃把和清潔海綿、抹布;文具用品和便條紙、襪子和枕巾等。這些東西就算出了家門,也不會被看見,大部分的人並不會注意這些不起眼的東西,而會去注意衣服、包包、飾品這類搶眼的東西。這雖是合理的,但──「就算打扮得再漂亮,一回到家,還是要被不喜歡、可有可無的東西包圍著」。想到這裡,就讓人好生落寞。

老是吃超商便當或速食,身體會變得虛弱而容易感冒,同樣地,老是使用粗製濫造或百圓商店買來的日用品,心靈也會變得虛弱吧!

雖然不過就是個東西而已,但每天使用的東西卻形成我們每天的生活,怎能說不重要呢?長期使用,它們就慢慢和自己融為一體了。如果我們每天所使用的都是自己不想看到的、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那麼久而久之,我們的心靈也會一點一點地受傷吧!

吃了沒營養的東西,造就沒營養的身體。同樣地,用了無聊的東西,會造就無聊的自己──這真是太可惜了啊!

年輕時我們只在意外表,但四十歲的我們,要讓每一天都過得充實才對。只要抱持這種心態,漸漸地,你就會將每天所使用的東西,換成自己真正喜歡的了。

(本文摘自時報文化《40歲起,簡單過生活》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