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

星雲大師 |2014.09.06
1430觀看次
字級

人,不管生也好,死也好,

能夠活得自在,死得安心,

那是最美好不過的事了。

文/星雲大師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自古以來,有人死得轟轟烈烈,有人死得默默無聞,有人死得讓人懷念,有人死得讓人慶幸。究竟如何死亡才有意義?略述如下:

一、死得不痛苦:有的人對死亡並不恐懼,但是就怕死得痛苦。如戰場上斷臂、斷腳的老兵,以及病榻上受絕症煎熬的病人。但是一些視死如歸、慷慨赴義的俠士,他們不以死亡為苦,尤其禪門裡的禪師,更把死亡當遊戲。例如,飛錫禪師鄧隱峰倒立而亡;船子和尚吹笛進入煙波,覆舟而逝。如果死得不痛苦,死亡也如回家一樣,並不值得擔心害怕。

二、死得有價值:歷史上,有的人不但生時救國利民,就是到了最後,個人的死,仍然影響國家民族千年萬載。例如,文天祥不受宰相高位的誘惑,只想一死報效國家;岳武穆寧可盡忠而死,也不願抗旨而生,他們盡忠報國的精神,都與歷史共存,雖死猶生。

三、死得適其時:生命的價值,不在活得長久,而在活得於世有意義。有的人已經活了百歲之齡,仍然不死,他也覺得辛苦,因為老邁的身體,如風中殘燭,生存對他而言已經沒有意義,死亡反而讓他有自然的歸宿。慈禧太后死時,沒有逢上國破家亡,甚至還得到厚葬;汪精衛年輕時,曾被清廷逮捕,他豪邁的說:「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後來獲釋,又與日本合作,不過還是在日本投降前逝世,不受漢奸罪名處置,這也是死得適其時。

四、死得很安心:一般人對死亡總是感到害怕、迷惘,因為死後到哪裡去?不得而知。尤其,有的人臨終時,因為對世間的留念,對親人的掛念,而捨不得死,甚至死不安心。也有人未能及早處理好自己的財富,就匆匆告別,而覺得遺憾,無法安心。當然,也有不少人因為滿懷的理想,滿腔的願心未了,但是世壽因緣已經結束,因此抱憾而終,讓他感到不安心。所以,人,不管生也好,死也好,能夠活得自在,死得安心,那是最美好不過的事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