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名焉隨想錄 】怎一個 鬆字了得

文/陳名能 |2014.09.01
1187觀看次
字級

文/陳名能

台北汀州路有家早餐店,他們的包子很有名,餛飩更好吃,門前經常是大排長龍。有一天我在店裡,照舊點了兩個包子,一肉一菜,外加一碗餛飩。餛飩顆粒很大,看起來像市面上的溫州大餛飩,但餡肉香嫩,毫無腥臊氣,一口咬下去,香嫩之餘,「鬆軟」更是味覺、觸感的額外享受,於是我的思緒就開始跑起野馬來了。

中國人一向以「色、香、味」三者為美食最高境界,或有人擴大為「色、香、味、形、器」五項,其實並不精準,「色、香、味」包括了視覺、嗅覺、味覺,但缺少了「觸感」的考量。食物終究要入口,硬、脆、韌、Q、黏、軟、鬆等,不都是我們常用的形容詞?至於所謂「彈牙」,就太玄了。

「鬆」,是使食物「好吃」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使其「鬆」,用科學話說,就是減少食物的顆粒大小,或減輕體積與重量比。如將食物切成小塊,及增加含水量或含空氣量,或混合其他密度較輕的食材,便於入口,並製造特殊的口感。

譬如碎肉丸,中西料理皆有,漢堡遍布天下,獅子頭是大家都喜歡的,常加豆腐和荸薺等,來增加其「鬆軟」;另外我們常吃的肉鬆,魚鬆,蝦鬆、素鬆……也都是「鬆動」食物,增進口感的好方法。大陸連續劇《神醫喜來樂》裡說,神醫喜歡吃「鐵蛋獅子頭」,就有點令人費解了。

現在坊間餛飩的肉餡,大都失之太硬,太緊;很多素蒸餃的蔬菜餡,則過分「鬆軟塌散」。因蔬菜沒有黏性,遇熱更會脫水收縮變軟,大多以加粉絲和蛋皮等填充撐場面,但還嫌太「鬆散」。我媽媽的「素餃」最好吃,手擀皮,加一點點肉末提鮮,除了粉絲和蛋皮,再加切碎的豆腐干,增加硬度,最特別的是加上略為切過的黃豆芽,不僅有黃豆瓣的清脆嚼味,還增加黃豆芽的香氣。

西方人的麵包,中國人的饅頭,是「鬆軟」最好的例子。小麥是最普遍的糧食,去殼仍不適合直接食用,要磨成粉,調水成麵糰,再做成餅或麵條之類的供食用。濕的麵糰放久了,空氣中的酵母菌自然會發酵,釋放出二氧化碳,再經火烤或水蒸,更加膨脹,這就是好吃的原因——鬆軟。而由此衍生出各式各樣的鬆餅、蛋糕,更替我們的生活增加許多樂趣。

這個過程,始於人類從野生穀物中發現小麥是最適合的主食作物,經過數以百年甚至千年萬年的漫長歲月,代代相傳,有意或無意的、偶然或必然的選種耕作,烘烙蒸烤,共同為生存競爭打拚出來的成績。因此,地球上不同民族的小麥吃法,都大同小異。而在諸多麵食中,我個人以為,白饅頭是麵食之王。

在南方氣候較溫暖地區,稻米是主食,稻米去殼,蒸煮了可直接食用。稻米本身有黏性,增加含水量,可製成「黏Q」的麻糬,當然也可以做成「膨鬆」的發糕。

流體飲料,也可使其更「鬆軟」,利用發酵產生氣泡,就是啤酒、香檳;硬打進二氧化碳,就是汽水,俗稱碳酸飲料。純水結成冰塊,就不好入口了;但加了糖,凝結成冰棒或冰棍,咬得動又好吃。加奶製品,凝結成雪糕,「鬆軟」容易入口。如一面降溫,一面攪拌,混進空氣,就冷凍成更「鬆軟爽滑」的冰淇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冰塊切成碎片,如挫冰或刨冰,刨得很細的叫雪花冰,更鬆軟綿密,再澆上各色配料,簡單又好吃。老外有打了泡沫的「拿鐵咖啡」,我們也有「泡沫紅茶」,可見人心同理,殊途同歸,不過我們還奉送「青蛙蛋」(粉圓),更略勝一籌。(四~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