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種稻育蝶 找回土地認同感

林汝娟 |2014.09.01
1634觀看次
字級

【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眼見從小生長在農村的學童失去對土地的認同感,讓彰化縣北斗鎮螺陽國小以「蝴稻螺陽」為主軸,藉由種植水稻、建置蝴蝶廊道,讓學生重新對在地農業與生態產生認同感,激發出學生的「五力」—學習力、適應力、溝通力、生命力、創新力。

螺陽國小自二○一○年起整合資源,重新規畫校園約一百坪的稻田;在農民家長指導下,讓學生下田學習種稻、收成。校長張鴻章表示,三年前接任螺陽國小校長後,發現在農業區成長的孩子對土地沒有認同感,甚至覺得下田「很髒」,讓他認為,有必要透過教育與活動,建立學生對這片土地的情感。

「當手、腳觸碰到泥土時,才能真正開始認識這塊我們生長的土地。」張鴻章認為,糧食教育是現階段台灣需要關注的議題,若從小不教育孩子認同自己的土地,就會失去對土地的尊重,破壞環境生態。

而今年收成的稻米,更成為畢業生「宴請」的食材之一。張鴻章說,當學生從育苗、插秧、除草、施肥、收成到完成料理,進而邀請師長、家長參與「感恩餐會」時,更能體會務農家長與農民辛勞,學會尊重、感謝。

此外,學校也建置蝴蝶廊道,種植蜜源植物,打造成適合蝴蝶棲息的地方,成為學生的戶外教室;錄影記錄蝴蝶的生長過程,並結合社區資源,邀請農民家長、生態專家為學生上課,讓學生練就一身非凡的導覽功夫。張鴻章驕傲地說:「我們的學生導覽能力不輸老師,還能為外國貴賓解說蝴稻生態喔!」

曾羨慕地看著學長姐導覽解說校園生態的廖怡君,當校園生態解說員招募時,就毫不猶豫地爭取機會;小六的廖怡君說:「能站在解說台,並有自信地為別人解說校園生態,是一件很棒的事!」

但是,面對飽受蟲害威脅的農作物,如何在種稻與維護生態環境之間取得平衡?張鴻章表示,當孩子從課程中,認識與觀察蝴蝶、蛾等昆蟲後,自然就能發現毛毛蟲各有賴以為生的食草植物,對稻米生長過程的威脅並不大,進而把知識傳遞下去。

「當孩子的手心從向上到向下,就是最好的成果展現。」張鴻章說,最常遇到學生害怕嘗試;直到師長循循善誘,和同學一起完成「任務」,在一系列的飼養、育苗等觀察記錄下,才突破心理障礙,了解牠們的生長歷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