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東的減法學習

 |2014.09.01
2527觀看次
字級

台東縣學生的PR值(百分等級)全國最低,縣府三年前推動「減法學習」,把國小八冊英語課本減半,只教四冊,以「教到會」取代「教到完」。經過三年實驗後,學生英語能力不降反升,所有學生都通過補救教學門檻,今年新學年度要延伸到國中。

課本減半,只要課堂上有學生說「不會」,老師就要停下進度,教到會為止。三年時間證明了「慢慢來,比較快」的教育哲學,不補習卻能開口說,翻轉了傳統的英語教室。

台灣教育有「學得多」的傾向,從聯考到現在的基測、學測或國中會考;即使十二年國教有特色招生,都以總分為錄取的主要標準,結果變成訓練全才、全能的教育;單一科目學太多,所有科目加起來更是超負荷。教不完就趕課,無法教到會。許多學生跟不上,早早就放棄學習,這也是補習班林立的一個原因;偏鄉、弱勢家庭沒有條件補習,更擴大城鄉差距。

「學得多」是「乘法」教學,教育部規定小學生要學英文常用單字三百個,但英語課本往往超過;其他科目相同,甚至為了彌補教科書「太薄」的不足,每科要再加買一、兩倍厚的參考書,學生每天有寫不完的作業、補不完的習,往往睡眠不足。

日前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發表的研究顯示,睡眠時間差異對孩童學業的影響比年齡差距更大,想睡覺的十一歲小孩在課堂的表現可能與九歲無異。每天少一小時睡眠,相當於失去兩年的認知成熟度與發展程度。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主辦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其中一個主要項目是「閱讀素養」。閱讀的定義是對內容理解、運用、反思、投入,不是只擷取資訊。學生的腦袋不是硬碟,數位時代應該加強使用硬碟的能力。台灣學生的知識多,卻多的是零碎知識,甚至只是「資料」、「資訊」而非知識,加上不注重思考,很難培養出真正的人才。

實踐大學教授陳超明說,英語是「能力」,但台灣都把英語當成「知識」在教。大學畢業生多半是無法開口說英語的。十幾年英語課花很多時間學文法,好像要把所有人都培養成英語系教授。其他科目也像是要把學生教成數學家、物理家、化學家、歷史學家,是一種訓練專家的教育。教改後,連國文都要學文法,更是偏頗。

全才教育與「專家教育」使台灣的教育成為「螞蟻式學習」,不停地採集、囤積食物,大量學習,而不教或沒時間教如何思考與組織知識。課程太多、太難的結果,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會在初學階段就消失。西方教育理念認為,學習的熱情是取得學術成就和不斷獲得成功的關鍵。學習應是一個令人興奮、有趣,充滿互動與歡樂的過程,尤其是在童年時期,台灣卻反其道而行。

減法學習挑戰舊思維,不求學得多,但要學得會;學會了,才有興趣與熱情繼續學。當各界擔心國文和數學上課時數減少,是否會降低學生能力時,台東縣用減法學習達到逆轉勝。十二年國教正在檢討,台東縣「慢學習」的「偏鄉經驗」可納入考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