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6 再生醫學權威蘭薩證實:死後尚有生命

楊慧莉 |2014.08.30
4758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對於宇宙和生命的看法,科學界和宗教界向來涇渭分明,完全不同調,但遇到美國科學家蘭薩,之間的界線正在崩解。首先,這位被譽為「愛因斯坦第二」的科學奇才,已在運用幹細胞技術大顯神通,把聖經中「瞎眼能看見,瘸腿能行走……」的神蹟變成可預見的未來。接著,他又提出生物中心論,以量子力學證實死後仍有生命,並以多宇宙論點間接說明「永生」、「因果」、「生死輪迴」等宗教觀並非子虛烏有。

生命軌跡

從C段班到首席科學家

羅伯特‧蘭薩(Robert Lanza, 1956-)出生於波士頓,家境貧寒。他與當職業賭徒的父親保持距離,與母親關係緊繃。兒時,除了吃飯睡覺,他多半在戶外遊蕩,沉浸於大自然的奧祕中,常在半夜醒來,夢想有朝一日成為科學家。然而,現實卻與他的夢想相去甚遠。

扭轉C段班命運

當時,他的學校依學習力把學生分成A、B、C三級。很不幸的,蘭薩落在C級,他最要好的朋友則在A級。起初,他很苦惱,便在見到好友母親時,問她:「妳覺得我有沒有可能成為科學家?如果我努力用功,當得了醫師嗎?」沒想到對方這麼回答他:「老天,怎麼可能?我還沒聽過有人在C段班可以當上醫師的,倒是可以考慮當個好木匠、好水管工……」這一奚落反而讓蘭薩鬥志大發。

第二天,他決定參加學校年度科展。當時,基因密碼也才破解不久,他就決定在農舍雞的基因構造上動手腳,把原本的白雞變成黑雞。當他向老師們說出此意圖,他們都嗤之以鼻,直呼「不可能」。科展前,班上除了一位同學賭他贏,其他同學都等著看他笑話。

結果,他的實驗成功,贏得年度科展第一名,不僅為自己去掉「C段班」的標籤,也為母親扳回顏面,讓校長當著全校的面恭喜她。先前,他姐因故被退學,校長曾挖苦他母親,說她不配為人母。

科學大門為君開

由於中學老師的不屑態度,蘭薩曾為了「白雞變黑雞」的實驗「直達天聽」,跑去找哈佛大學教授尋求支持。他在哈佛醫學院門口停車場遇到一位身材短小、頭頂無毛的傢伙,此人身著卡其褲,手上一串鑰匙,不僅為他打開哈佛那扇科學大門,還聽他娓娓道來自己的實驗。

當時,蘭薩以為這好心的開門人是一名工友,後來才知他正是知名的神經生理學家庫夫勒(Stephen Kuffler)。不消說,蘭薩終於找到「知音」,「雞」的實驗不僅後來登上《自然》雜誌,還成為他科學生涯的踏板,讓科學界及早識出這位「明日之星」。

蘭薩後來念了賓州大學,拿到醫學博士學位後,曾師從史上首位執行心臟移植手術的外科醫師巴納德(Christiaan Barnard)、一九五○年代研發小兒麻痺疫苗的免疫學者索爾克(Jonas Salk)和心理學家史金納(B. F. Skinner),並與他們共事長達十年。

見稱於生命科學

一九九六年,世界首隻複製羊桃莉在英國誕生,蘭薩馬上意識到醫學新紀元的來臨:未來,人類將可藉助複製的幹細胞技術修補受損器官,治癒疾病。於是,他與一群科學家投入胚胎幹細胞的研究,為再生醫學揭開序幕。但由於胚胎已具生命雛型,研究隨即引發道德、倫理上的爭議,一度停擺。所幸,歷經十年的奮戰,蘭薩另闢途徑,研發出一種與胚胎無涉且更安全的幹細胞治療,再生醫學才漸露曙光。

之後,蘭薩又以多年的研究心得提出「生物中心論」,宣稱「生命創造宇宙,有個人意識才有宇宙的存在」,並以量子力學偵測到肉體活動以外的能量訊息,證實意識(又稱靈魂)不死。他的觀點顛覆傳統認知,震撼科學界。

亮眼的科學成就

而今,蘭薩是醫師、科學家、先進細胞科技公司(Advanced Cell Technology,簡稱ACT)的科學長,以及維克森林醫學院(Wake Fores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教授,以幹細胞研究、組織工程學等生物科技領域在科學界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蘭薩的聰慧和卑微出身讓人想起《心靈捕手》中那位同樣操著麻州口音的數學奇才杭汀(麥特戴蒙飾),蘭薩彷彿就是杭汀的現實化身;他的良師則認為他的天分與愛因斯坦不相上下。不管如何,蘭薩都以今日的科學成就向好友母親證明:「C段班的學生也能當醫師,成為科學家。」

瞎眼能見

再生醫學行神蹟

作為幹細胞的研究學者,蘭薩一心想救人,不過有段很長的時間他卻成為遭追殺的對象。當初,他與一群科學家成為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先驅。二○○一年,ACT執行長才一宣布人類胚胎複製技術將開啟醫學新紀元,隨即引發外界撻伐。爭議點在於產生幹細胞的過程中會破壞人類胚胎,等同害死一個小生命。但對科學家而言,那些胚胎只有六個細胞,尚未具有生命雛型。

為了澄清誤解,蘭薩曾到一間教會解釋,一名教友對著他咆哮:「兇手!」後來,他出入還得雇用保鑣,免得小命不保。由於反對聲浪過於強烈,投資客收手、政府不列預算,沒了研究經費,一切停擺。後來,有個警察跑來找他,他以為自己又有麻煩了,沒想到他是來求助的,因為他兒子快失明了,他聽說幹細胞可以派上用場。蘭薩只好坦言:「我是有冷凍的幹細胞,但我沒有兩萬美元把它們實驗在老鼠身上。」

幹細胞進入人體實驗

儘管生命一度遭受威脅,但看到人們的需求,讓蘭薩更堅定自己當初的信念。歷經十年,他和團隊研發出用「成體幹細胞」培育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簡稱iPS細胞)的技術,而且已於三年前首次進入人體實驗,為兩名已被定義為法定盲人的自願者治療。由眼科醫師史瓦茨(Steven Schwartz)領導的研究人員將約五萬個取自蘭薩的細胞工廠的視網膜色素上皮層細胞(簡稱RPE)植入患者眼中,讓它們隨著健康細胞順利成長。

歷經四個月的實驗期,患者的視力出現明顯改善。罹患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七十八歲婦人在實驗開始的六周後,即可讀出視力量表上的字母,並於多年後第一次上街購物;另一位罹患眼底黃斑變性症(亦稱斯特格氏症)的平面設計師,一個月後不再需要放大鏡讀字,還可穿針引線。

對再生醫學充滿希望

此外,蘭薩的眼疾治療還有一個優點,它不直接使用iPS細胞,而是用它製造血小板再去培育RPE,血小板因無細胞核可避免發生腫瘤病變。他的iPS細胞血小板技術也將讓未來的急診室不再發生血荒。目前,他還研發出間質幹細胞,這種細胞將治癒慢性疼痛、關節炎和帕金森症。

現在,只要談起再生醫學的未來,蘭薩眼睛立刻發亮,興致盎然,一如當年。那時,ACT在雇用他研發胚胎幹細胞之前,給了他一個任務,要他獲得美國境內所有諾貝爾獎得主的支持。於是,蘭薩讓傳真機上線,不久他的桌上就出現了七十位諾貝爾得主的同意簽名。

死後生命

量子力學顯意識

「死後成謎」是一般人對死後的見解,多數人相信大概也只有當兩腳一蹬時才會知道「死」是怎麼一回事吧!但蘭薩可不這麼認為!他的生物中心論提供新的關於生死的科學眼界,讓人及早明白事理,不僅生死無懼,還能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

多重宇宙展因緣、 存永生

蘭薩的生物中心論奠基於量子力學的「多重宇宙」觀點,認為當下所發生的每件事在對等的多重宇宙中也同時進行,而人的意識感知會影響結果。

他以量子力學中的「雙縫實驗」說明人的感知會影響所見,讓人把射向兩條細縫的無數光斑看成兩條光帶;另以動物所處的空間為例,牠們住在六維空間裡,比人類的世界更精密,所見也一定與人類不同。

因此,所謂的「現實」只存在於意識之中,而且二十世紀的諾貝爾物理學家玻爾(Niels Bohr)早就說過「世界不可能被衡量,只能被創造」。換句話說,每個人用自己的感知創造自己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我們必須承受「選擇視角」所造成的後果。

此外,在多重宇宙中,「死亡」也非真實存在。死亡只是就肉體而言,是當下所處時空的意識幻象。一旦脫離這個時空界面,它就瞬間瓦解,變成可測出的二十瓦量子訊息在另一個世界重新開始。

因此,基督教說的「永生」確實存在,只不過它不在此生的有限時間內,而是超越時間,存在於好幾世裡。

死亡讓不同戲碼輪番上場

那麼,死後的生命會如何呢?蘭薩以自己看戲的心情為例說明。

他曾迷上《超人前傳》;由於每晚都看個兩三集,他發現自己漸漸深陷其中,感受劇中人物的七情六欲,與他們同喜同悲,但有一天全季播映完畢,感覺就像裡頭的人物全都死了,一切都結束了。就在他感到若有所失時,《實習醫師》一組完全不同的劇組人物陸續登場,悄悄地占據他的心思,最後完全攻占他的心房。

蘭薩覺得「死亡」就好比看完一齣好看的戲劇。當然,多重宇宙的劇碼規格要大得多,但從頭到尾都是你在經歷不同的生命、遇見不同的朋友和世界,死亡只是改變你的參考點。

夢裡與來自星星的你相聚

蘭薩對生死的看法讓人不禁想起先前轟動一時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

當來自另一個星球的都教授(金秀賢飾)不忍與心愛的地球人千頌伊(全智賢飾)分別,而選擇留在地球時,千頌伊本來喜出望外,但在發現都教授繼續留在地球只有「死路」一條後,寧願他回到自己的星球,至少知道他還健在。就在兩難中,編劇安排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局:都教授先是離開,之後又成功回到地球與心愛人團聚,但超能力已不若從前,只能短路似的回來又消失,讓千頌伊分不清是真是假,以為自己在做夢。

回到現實人生,再對照蘭薩的生死觀,遠去的親人不都像是回到另個星球的都教授,繼續在那個空間活著?當偶爾夢見他們時,他們就猶如重回地球的都教授,回來探望自己的親人。思及此,想必任何經歷過喪親之痛者都會覺得蘭薩的觀點實在太撫慰人了。

科學人最引以為豪的選擇

事實上,蘭薩也曾歷經喪親之苦,他的姐姐好不容易苦盡甘來,卻在找到良人後發生車禍,最後竟失血而死。他之所以致力於再生醫學與提出新穎的生死論點,多少與這件傷心事有關。不過,他也同時「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在為此生做出最引以為豪的「選擇」,即盡己之力減輕人類的痛苦,讓世界更臻美好;藉此,活出自己所認同的科學觀點,尤其關注於那些能呈顯人性價值的生命細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