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幸福

張老師基金會提供 |2014.08.29
1836觀看次
字級
張老師基金會將邀請情緒管理專家吳娟瑜老師在8月30日(星期六)桃園南區青少年中心分享「高效能父母學——教養出有責任感孩子」。圖/張老師基金會提供

如果有一個人可以陪伴在你的人生中,接受你的過去與現在,陪你一起找到一個最舒服的位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張老師基金會1980輔導專線,在一○二年的個案求助問題類型中以「家庭問題」、「人際關係」及「感情問題」分居前三名,其實這些問題談的都是人與人的關係,親子之間是關係、人際之間是關係,感情或親密關係更是需要經營的關係,如何經營關係將是邁向幸福的關鍵。

經營關係

愛與包容開始

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教授許皓宜博士開宗明義地說:在家庭裡面,最重要的字就是「愛」。我們如何從愛與包容中,經營家庭關係?一個很重要的提醒是「愛與包容,而且不止是只關注到眼睛所看到的你」而已,我們常常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是,只看到眼前的東西,而不去看背後隱藏而沒有顯現的東西。

許皓宜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有一次,她與友人到火鍋店裡吃火鍋,看到隔壁的一對夫妻,丈夫一直用筷子在翻攪火鍋,妻子就斥責丈夫說:「老公,你要吃什麼,就直接夾起來就好,不要一直用筷子在那裡攪火鍋。」先生不予理會繼續攪動,妻子又提醒一次:「跟你說不要再攪動火鍋了!你如果是在我家,被我爸看到,是會被打的,知不知道?」這時,先生緩緩開口了:「老婆,妳現在嫁到我們家,就是我的小寶貝,在我家,攪火鍋不會被打,妳以前一定都不敢攪,來,妳試試看,很好玩的!」接著,我就看到他們夫妻倆一起攪火鍋。

這個故事中,妻子生氣的並不是攪火鍋這件事情,而是透過先生看到了過去的影子,如果有一個人可以陪伴在你的人生中,接受你的過去與現在,陪你一起找到一個最舒服的位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每個成年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每個小孩的心裡也都正在形成未來的內在小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質,這些本質是與生俱來的,像天生神經比較大條無厘頭的小孩,將來可能是創意家,比較具敏感特質的孩子,未來很可能就是位藝術家。而我們的父母會在這樣的框架中,慢慢收斂我們的本質,塑化成現在的你我,所以,父母給予孩子的成長經驗是很重要的。

必須正視

內在真正情感

許皓宜記得以前遇到一個小女孩,會在幼稚園同學的鞋子中倒水。當許皓宜關心與了解後,才知道小女孩有一天在學校畫了一幅畫帶回家給媽媽看,媽媽看了之後,大力稱讚小女孩:「妳未來一定是個大藝術家,怎麼畫得這麼好!」過了幾天之後,小女孩又畫了一幅畫,滿心歡喜地要拿給媽媽看,希望再得到媽媽的讚美,結果媽媽正在工作中,因為被打擾而生氣地叫小女孩到一旁安靜地站著。這樣前後矛盾的經驗,讓小女孩不知道以後是否要拿作品給媽媽看。

其實,父母可以一同與孩子分享快樂,但不用給予十倍的快樂,遇到父母用極端性來處理情緒時,情感空間就會不見。當孩子面對情緒極端的父母,很容易產生內在壓抑,導致心裡有許多感覺出不來,因此與其他人相處,或在人與人互鬧的情況下,很可能就會導致情緒爆炸,就像小女孩做出倒水在同學鞋中的事情來,這個倒水動作就像是倒出心中的難過、委屈與疑惑。

最好的互動方式是情感直接的交流,用真心話溝通。對於自己在乎的人,不要怕吵架(建設性的吵架),才能真正做到情感交流。

其實,每個人身上有三個影子,爸爸期待的我、媽媽期待的我和真正的我互相交疊,從與他人交疊中活出自己,是很重要的課題。如果人生可以分為上下半場的話,上半場是與父母的對抗,下半場就是整合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把自己過去的特質找回來,也期許在場的每一位都可以慢慢去了解自己、找回自己。

許老師在講座的最後提醒:孩子,不該是你最愛的人!如果不是老伴,起碼也該是自己,如果能找到那個陪你一起愛你自己的人就是最幸福的囉!

學習愛自己更是經營關係的重要課題,就從現在開始,我們一起來學習「愛自己」吧!

張老師基金會將邀請情緒管理專家吳娟瑜老師在8月30日(星期六)桃園南區青少年中心分享「高效能父母學——教養出有責任感孩子」。

基隆地區10月18日(星期六)上午10:00-12:00邀請救國團主任張德聰博士分享「高效能父母學——教養出有責任感孩子」。

歡迎有興趣的家長蒞臨指教,相關訊息請上「張老師」全球資訊網http://www.1980.org.tw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