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故事 周芬伶的《絕美》

文/應鳳凰 |2014.08.25
4317觀看次
字級
絕美/九歌版 圖/應鳳凰
絕美/前衛初版 圖/應鳳凰

那時還不叫「周芬伶」,早期她用「沈靜」的筆名發表散文。

從政大中文系到東海大學中文所,與文壇許多知名散文家一樣:她科班出身,有良好古典文學根底。讀者當然知道:一九八五年出版《絕美》時期的沈靜,和今天出書三十種的「散文家周芬伶」已不可同日而語──三十年人生經歷幾番周折,從創作題材到書寫風格,皆已大不相同。

然而單單「絕美」加「沈靜」四個字在書封出現,已叫人無比神往。作者說:「絕美之物常令我心悽惻」,此書封面畫著年輕女孩的臉部特寫:沉思、望遠,眼神裡帶著三分憂鬱──這幅插畫家林崇漢筆觸細膩的鉛筆畫,正是一九八○年代台灣報紙文學副刊最風行的「圖文搭配」模式──插畫家總盡力掌握、呈現作家的文字風格。此時或不易看出,然而當年「前衛」於裝幀上可說用心用力,整體設計算是相當前衛的。

《絕美》版權頁上顯示:初版一個月後即「再版」。總以為這書銷路不錯,等後來看到作者自述,才知與我們認知大不相同。作者說:「第一本如同預期的賣得很差,一版都沒賣完,只留下一張『絕美』的宣傳照片,我從來沒那麼美,以後也不可能那麼美。」作者對「第一本書封面」的感受竟是如此。果然「當局者」與「旁觀者」,觀點大不相同。

作為第一本散文集,《絕美》的文字風格究竟如何呢?借用作者老師趙滋蕃序裡的話:「淡而有味,淺而有致,帶點天真的稚氣。」而內中又書寫怎樣的題材?原來「文字風格的天真」緣於「環境的單純」。此書描繪最多的,一是「故鄉」屏東潮州:寫童年與家庭生活。其二寫校園生涯:同學與朋友,當助教時與學生的互動。其三則面對範圍更大的社會,以及「生活中接觸到的美感經驗」。

終究是親炙多年的老師──小說家兼美學家趙教授另指出其文字特色:說她的真摯風格裡,帶有「原始經驗和原始生命力」,那是其他散文作家身上看不到的。相信是這些稟賦天性,加上堅強的意志力,讓她從「天真婉約的沈靜」,逐漸轉為文字得心應手,善於探索私密情感與情欲的散文家周芬伶吧。

初版自序,題為:「心靈的首航」。出第一本書的時候,作者正好滿三十歲。似乎出版這本書,作者也正在告別「單純的,年輕的沈靜」──許多錯誤已然犯過,「生命原是一場痛苦的遊戲,創作何嘗不是……那也是對創作抱持太嚴肅太認真的信念的結果。」讀這些文字,我們像看到作家成熟的過程,聽到其間正蛻變脫殼的聲音。

作家成功成名的結果,出現了《絕美》「一書兩作者」的有趣現象:它是文壇少數「同書」而有不同「作者名」的散文集。「前衛初版本」上市十年後,一九九五年由九歌出版社再版,作者此時恢復了讀者熟知的本名。某日如果兩書正巧排在同一書架上,可能有人誤會它是兩位作者的書吧。當然,再版新序做了說明,周芬伶的粉絲們是不會弄錯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