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詩偈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2014.08.10
3311觀看次
字級
慧傳法師 圖/人間社
慧菩法師 圖/人間社
慧人法師 圖/人間社
慧眾法師 圖/人間社
慧裴法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福慧家園共修法會上周主題「佛教詩偈」由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主持。

慧傳法師表示,近日國際災難頻傳,台灣復興航空、阿爾及利亞空難,高雄731晚上發生氣爆,死傷嚴重。如同《八大人覺經》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的生命,朝不保夕,碰到無常時,應該如何面對人生?憨山大師偈云:「世事由來多缺陷,求道學真免無常。」一首詩偈,能教導我們免去世間的無常。

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法,後代人整理為三藏十二部,其中「重頌」、「諷頌」開啟詩偈的章法。如《普門品》:「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佛教的詩偈有三字偈、四字偈、五字偈,用詩偈的方式表達出來;偈語是禪師把體證開悟的話語表達出來,如「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現代許多文學作品,不重視哲理與思想,顯得乏善可陳,佛教偈語,能充分表達當代弘法的方式,引導人走向幸福的人生,期望能達到五和的目標。

回歸一心 清淨三業

慧菩法師提出,《大方廣佛華嚴經》:「佛陀法身不思議,恆沙功德在心中,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此偈說明我們應以佛陀為榜樣,與其追求外在,不如往內探尋,回歸一心,明白佛陀心中的世界,清淨身口意,如虛空般無有雜染。但要做到談何容易,不如踏實地在生活裡,修習三業,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與人廣結善緣。

世出世法 圓融無礙

慧人法師則引用唐朝大梅法常禪師的偈語「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樵客遇知由不顧,郢人哪得苦追尋。」「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時有餘,剛被世人之去處,又移茅舍入深居。」慧人法師談及,禪者的生活修行,不羨慕人世間的榮華富貴,知足淡泊,安於寂靜,禪者過著「無」的生活,沒有人我是非、榮辱毀譽,像行雲流水般,過著雲水行腳的生活。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教講世間很苦,把娑婆世界形容成地獄,這是錯誤的思維。人間佛教先把自己的家庭顧好,先入世再出世。有位信徒來到道場當義工很認真,但對家庭事務卻不理會,她的先生很痛苦,這樣的修行是裡外不合。相反,菩薩不逃避世間,心中有眾生,以出世的精神而做入世的事業,慈悲度化眾生,過著「無住的生活」。

自覺突破 放下自在

「塵網依依三十春,昨非今是不須論,真交豈獨忘知己,為愛吾廬夏木陰。」談及淨土八祖蓮池大師的詩偈,慧眾法師表示,學佛必須能自覺突破,放下才能自在。他說,以前在家時,與家人生活相處還不錯,有一天生病住院,發現隔壁床有位四十歲的老師,竟罹患癌症末期,白天有同事、學生來探視關懷,晚上卻一個人孤獨接受化療嘔吐的痛苦折磨,這時讓他發現自己虛度三十年的歲月,想到「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他說:「我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但享有而不是占有,出家後我感覺很快樂。」

巧智慧心 隨緣生活

「靈巖寂寂空窠臼,燦爛宗風世道吾,深信高禪知此意,閒行閒坐任榮枯。」慧裴法師表示,藥山禪師有兩位弟子,靈巖禪師喜歡淡泊知足,有人供養也好,沒人供養也罷,從不計較;道吾禪師屬於人間菩薩活潑的性格。

有一天,藥山禪師看見兩棵枯、榮的樹,於是問大眾看法。道吾禪師覺得「榮的好」,靈巖禪師認為「枯的好」,高侍者則說:「茂盛的由它茂盛,枯萎的由它枯萎」。人間佛教的行者,要能學習禪者風範,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在是非善惡高低中,沒有分別中產生智慧,唯有佛法的生活,才能隨遇而安,隨心自在。

慧傳法師總結,「回歸一心,清淨三業;世出世法,圓融無礙;自覺突破,放下自在;巧智慧心,隨緣生活。」慧傳法師帶著三百多位信眾唱頌,清澈的梵音繚繞整個會場,熱絡的掌聲綿綿不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