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節俗】 七夕古人做些啥?

張天野 |2014.08.01
1315觀看次
字級

文/張天野

農曆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道道地地的中國情人節──「七夕」,明天又將來臨。

五花八門的慶祝方式,琳瑯滿目的情人節禮物,媒體廣告老早大張旗鼓地幫情侶們計畫好了,這是現代情侶過七夕的版本。

那麼,在古代又如何過這特別的一天呢?

◎穿針乞巧。七夕原名「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中國古代女子重視針黹,而織女是天上的仙女,以善織而聞名,向其學習技藝自然是許多古代女子的願望。

◎喜蛛應巧。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蛛網之有無,唐視蛛網之稀密,宋視蛛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投針驗巧。這是明清兩代的乞巧風俗,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大致是投針於水,借日影占卜。

◎為牛慶生。牛郎織女故事裡有一頭很重情義的老牛,民間為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或者還有些牛崇拜的情愫在裡邊,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曬書曬衣。《世說新語》裡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西晉時的郝隆跑到太陽地躺著,人家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也曬書。」郝隆一方面蔑視曬書之風,一方面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即曬書矣。

漢代曬衣的風俗到了魏晉時演變為豪門炫富,竹林七賢中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有一年七夕,鄰居曬衣炫富,他就用竹竿挑起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做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祭祀織女和魁星。七夕之夜,古代女子皆拜織女,置辦茶酒瓜果,面朝織女星的方向祭拜,祈禱心想事成;民間傳說七月七日也是魁星的生日。魁星即魁斗星,乃北斗星的第一顆,掌管文運,所以天下的讀書人也在七夕這天祭祀魁星,祈禱能金榜題名。

◎吃特色食品。中國的傳統節日大都跟吃有關,七夕亦不能免俗。三國魏時七夕食湯餅,唐朝人七夕吃斫餅。最出名的七夕食品是巧果,其款式極多,主要原料是油麵糖蜜。巧果宋代就已經有了,至今江浙一帶還頗盛行。此外,古人還相信七夕適宜配藥,據說能延年益壽。

◎開乞巧市。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的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據《醉翁談錄》記載,乞巧市車水馬龍,熱鬧空前,絲毫不亞於春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