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人生18 流行音樂文化的推手 艾歐文

楊慧莉 |2014.07.05
1871觀看次
字級
馳騁美國流行樂界四十年的音樂大亨艾歐文。圖/路透
一名紐約的年輕通勤者邊搭地鐵,邊戴著Beats品牌的耳機聆賞音樂。圖/路透
科技與文化聯姻後雙方合影。自左而右:流行文化推手艾歐文、蘋果現任執行長庫克、Beats創辦人之一德瑞博士和蘋果資深副總庫伊。圖/美聯社

文/楊慧莉

科技界龍頭蘋果公司向來擅長運用文化素材,創造生活風格,讓科技有骨有肉,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他們常跨業合作,不惜向外取經,甚至網羅各界長才,拓寬自己的事業版圖。

自去年十月挖角時尚品牌Burberry的CEO艾倫姿之後,蘋果今年五月底又完成另一項創舉:為了延攬音樂大亨艾歐文,以三十億美元(將近九百億台幣)收購其所創辦的Beats電子公司,壯大創意人才陣容。霎時,這位馳騁美國流行樂界四十年的音樂人身價爆增。究竟,艾歐文有何魅力,讓蘋果不惜砸重金力邀共創未來?


生命軌跡 從錄音室小弟到音樂大亨

吉米‧艾歐文(Jimmy Iovine, 1953-),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父親為碼頭工人。青春期時,他因認識一位歌曲創作者而被引介到錄音室當打雜的小弟。

上個世紀七○年代初期,艾歐文漸以錄音室工程師開啟自己的音樂生涯,曾在紐約最知名的錄音室待過,合作的對象都是當紅藝人,包括約翰‧藍儂(John Lennon)、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等。

投入志趣

二十三歲,艾歐文在為有「工人皇帝」之稱的史普林斯汀錄製《Born to Run》專輯時,史普林斯汀當時的製作人喬恩‧蘭多(Jon Landau)突然對他說了一句話:「你枉費天分!」這五個字有如暮鼓晨鐘,讓他頓時醒悟,原來他都在「不務正業」,整天在錄音上吹毛求疵,罔顧自己對音樂製作的志趣。

一九七八年,艾歐文幫美國創作歌手兼詩人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製作專輯《Easter》,從此成功轉型為音樂製作人。八○年代中期前,他已成為樂界備受推崇的流行樂製作人,合作對象幾乎都是才華洋溢的創作型藝人或樂團,包括湯姆‧佩帝(Tom Petty)、史蒂薇‧妮克絲(Stevie Nicks)、包柏‧席格(Bob Seger)、U2合唱團等。

慧眼獨具

一九九○年,艾歐文的音樂事業又有了重大突破,他與人創辦Interscope唱片公司,繼續捧紅多位藝人,包括史努比狗狗(Snoop Dogg)、後來的事業合作夥伴德瑞博士(Dr. Dre)等。最重要的是,他比多數人更早嗅出當時的嘻哈氛圍,適時轉舵,將主力放在饒舌音樂。他最為人稱道的是,挖掘了獲獎無數、被《滾石雜誌》譽為「最偉大的饒舌歌手」阿姆(Eminem)。

一九九九年,Interscope唱片公司經過整併成為Interscope Geffen A&M,至今仍是流行樂界最成功的唱片品牌,旗下藝人包括黑眼豆豆(Black Eyed Peas)、Lady Gaga等。

隨著數位音樂時代的來臨,艾歐文與時俱進;二○○六年,與德瑞博士創辦Beats 電子公司,致力於線上音樂串流服務和音響產品的生產;二○○八年,推出知名耳機品牌Beats By Dre。

資助創意

除了音樂事業,艾歐文還成為阿姆主演的半自傳電影《街頭痞子》(8 Mile)的監製人之一。這部電影曾獲得奧斯卡獎殊榮,在二○○二年上映時叫好又叫座。後來,他還受邀擔任《美國偶像》節目參賽者的導師,每次登場脖子上掛的就是自家品牌的耳機。

二○一一年,艾歐文獲頒葛萊美製作和工程獎,肯定他多年來在樂界的貢獻和影響力。去年,他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與德瑞博士捐獻了七千萬美元給南加州大學,開設科技、藝術暨創新學院,目的在培養有天分、熱情,深具領袖和冒險特質的專才,以利開創未來事業,今年九月開始招生。

而今,隨著蘋果公司的併購,艾歐文的音樂事業將邁向另一個階段。

文化見解 流行文化起於青春叛逆

艾歐文的職場生涯長達四十年,歷經五個世代的音樂流轉,不僅練就了對音樂市場的敏感度,對於流行文化也有其獨到的見解和觀察。

舉例而言,他覺得九○年代的嘻哈音樂(或稱饒舌樂、說唱藝術)完全屬於青少年。它不像其他世代的流行樂,聆聽時會將人帶向另一種文化,這種節奏強烈的饒舌樂讓生活有了發洩的管道,特別是成為憤怒和痛苦情緒的出口。由於無分貴賤,這股潮流在年輕黑人或白人社區都引發熱烈迴響,因為即使經濟較優渥的白人社區也有苦悶的孩子。

重點在於關心

由於多半抒發負面情緒,饒舌樂曾一度被質疑會毒害心靈,甚至曾與幫派文化畫上等號。對此,艾歐文不以為然。他認為,音樂史上不乏善於表達憤怒或痛苦的歌手,絕非阿姆或其他饒舌歌手個人的專利;如果音樂要背負社會責任,其他視覺和新聞媒體更難辭其咎。

艾歐文以身為父母的經驗建議,與其歸咎於各種媒體的毒害,不如建立有效的分級制度,讓父母確實遵守,為孩子的視聽內容嚴格把關。不過,重點還在於,父母要多關心孩子的言行舉止,盡可能地與孩子交心,並提供他們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最好訊息。

順其自然發展

但艾歐文也明白人世間總有些事情誰都說不準。他看過太多家教嚴格,可能連電視都碰不得的孩子最後人生竟一敗塗地,但也有些孩子卻出汙泥而不染。另外,世代間總有一種難以跳脫的宿命,像是有人討厭父母的跋扈,最後在有了自己的小孩後,也不自覺地變成老爸、老媽的翻版;儘管有人會自覺地避免,親子間的拉鋸卻永遠存在,但這也成了每個世代流行文化的搖籃。

艾歐文認為,所有的年輕世代總會透過各種方法表達他們與上一代的「不同」,像是穿著打扮、造型等,而流行文化只是其中一種表達方式;而一旦他們開展新的流行文化,就如同行進中的火車,誰都阻擋不了。

作為音樂製作人,艾歐文深知自己的職責所在:挖掘有天分的藝人,一切順勢發展。他覺得,每個世代都有天賦異稟的音樂人,能夠嗅出時代氛圍,用自己善感的健筆抒發出來,但除此之外,他們與同世代的孩子幾乎沒什麼不同,絕非大家口中所說的「怪咖」。

引領潮流 文化園丁 扣準時機

日前,蘋果公司以高價收購Beats電子公司,除了提供蘋果用戶更多聆聽音樂的選擇,藉以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還另有所圖。執行長庫克(Timothy D. Cook)就坦承他們相中的不只是其服務,還有猶如海底撈針的人才,而這人才當然指的就是艾歐文與德瑞博士,尤其是前者。

艾歐文與蘋果公司的關係匪淺。前執行長賈伯斯於二○○二年推出iTunes前,曾徵詢過艾歐文的意見,後來艾歐文推出Beats耳機時也最先從賈伯斯那裡獲得回饋。事實上,這兩位莫逆之交有著太多的相似點:同屬開創性人格,一樣非常追求品質。據說,蘋果在這次收購上用了絕大多力氣在聘用艾歐文,期許後者負責未來的大型媒體談判,一如當初賈伯斯為推出iTunes音樂所扮演的角色。

帶動產業升級

未來,艾歐文將與蘋果網路服務部資深副總艾迪‧庫伊(Eddy Cue)共事,聯手推出下一代音樂產品,將音樂帶向更高的層次。儘管尚未透露產品細節,但從Beats公司目前的業務即可嗅出未來產品的走向。

有鑑於現在的音樂聆聽方式趨向「支離破碎」,不像以前黑膠唱片時代有藝人幫忙選輯歌曲,讓聽到的音樂有整體感和邏輯可尋,艾歐文為了找回這種音樂邏輯,他推出的音樂串流服務,即能讓聽眾在茫茫樂海中,快速找到「對味」和「應景」的音樂,創造一種更舒適的音樂環境。他認為,這項服務可彌補多數科技公司因對文化無感而產生的缺失,曾表示:「即使蘋果的iTunes已經很棒了,但仍須往這個方向邁進。」

守護世代創意

對於這次的併購,黑眼豆豆團長威爾(Will.I.Am)也在受訪時發表他的看法。據說,威爾當初提供了創辦Beats公司的點子,也是合夥人之一。

威爾認為這項收購的最大受益者不只是Beats公司,還包括整個文化。未來,年輕人不只可憧憬當個運動家、音樂家,還可夢想當個企業家,帶進新的、有意思的生活時尚產品,因為新的科技產業型態將提供年輕人一個自我教育平台,讓他們可與科技世界對話,甚至將巧思變成有市場的商品。

威爾將這次的併購歸功於艾歐文;認為,雖然德瑞博士的音樂貢獻功不可沒,但艾歐文才是這整樁交易最大的功臣,因為他長期以來像個文化園丁,守護許多世代的創意。威爾個人就蒙受其利,表示自己如果能從一棵小樹苗變成枝葉繁茂的大樹,完全是艾歐文的「澆灌」、啟發,才能有如今的成就。

文創勢不可檔

事實上,不只是藝人本身,艾歐文長期以來所澆灌的流行樂文化也已花木扶疏,足以成為年輕文化的代言。威爾認為,這也正是Beats公司所打造出的文化,它呈現出一種特殊的生活風格,既是音樂性的,還很動感,儘管有些無厘頭,卻帥呆了;而所有產品一旦成為文化的事物,就無法不讓人把大大的Beats耳機戴在頭上,或是把穿起來一點都不舒服的垮褲穿在身上。

由此看來,也難怪蘋果公司會對艾歐文所創造的文化垂涎三尺,不惜「巨資」力邀合作了。多年來,蘋果一直想在自己的產品上「加值」,極力塑造出能深植人心的時尚和生活品牌形象。如今,有了艾歐文這樣的流行文化推手,蘋果至少可以少奮鬥個幾年。

威爾說:「未來誰能讓科技和文化聯姻,他就能獨占鰲頭。」可見,蘋果已贏在起跑點上,畢竟文創的時代,誰都不能輕忽文化的力量。以蘋果總資產達四千億美元來看,這項文化投資倒是挺划算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