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戀食事 爺爺與甑糕

文與圖/屈穎 |2014.06.28
1749觀看次
字級
眷戀食事 爺爺與甑糕圖/屈穎
眷戀食事 爺爺與甑糕圖/屈穎
眷戀食事 爺爺與甑糕圖/屈穎
眷戀食事 爺爺與甑糕圖/屈穎
眷戀食事 爺爺與甑糕圖/屈穎
眷戀食事 爺爺與甑糕圖/屈穎
眷戀食事 爺爺與甑糕圖/屈穎
眷戀食事 爺爺與甑糕圖/屈穎

文與圖/屈穎

又夢到爺爺了,高大、慈愛的身影,仍忙碌著。爺爺在我大學畢業前的那個冬天往生,最後一次與爺爺說話,是在宿舍通道裡的公用電話上。

那時候爺爺已是胃癌末期,加上耳背,我用很大的聲音喊「爺——爺」時,他竟然在電話另一頭開心地說:「聽見了,是穎!」誰知這一聲即成永別!

爺爺一生坎坷,年輕時喪妻,一個人撫養三個孩子。當被眼疾折磨時,沒有錢治病,擔心擴散到另一隻眼,他自己用手把生病的眼珠摘了下來……至今想起來,我的淚水還是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爺爺操勞一生,為家裡留下勤勞、善良、簡樸的傳承外,也用一分甜蜜的食物記憶,把我與他繫在一起——甑糕。甑糕是一道傳統的西安小吃,不好吃糖果點心的我,唯獨鍾愛這道甜食。

記得小時候與爺爺住鄉下,每年過生日,我一定會早早爬起床,迫不及待地去找早在忙碌的爺爺,並用我獨有的方式喚「爺——爺」。爺爺滿臉笑容地說:「囡囡今兒過生日,走,吃甑糕去!」(囡囡,是長輩對美麗乖巧小孩的親暱稱法)。他放下事情,換好衣服便牽著我的小手出門。

賣甑糕的小販笑臉相迎,只見他翻開厚棉被蓋的大鐵鍋,頓時傳出我最愛的紅棗香。從已賣空大半的鍋子,可以看到漂亮的縱截面,一層棗子,一層大紅豆,一層糯米,又一層棗子,一層大紅豆,一層糯米,層層疊疊,糯米早被棗汁浸成了褐色。我喜愛那深淺褐色相間的視覺享受,更喜愛那棗香、米香、豆香在味蕾上交織,幸福滿足在心頭蔓延。

這道十分常見的小吃,卻不是進得了一般人家廚房的,不僅需要大量的食材,還需經過繁瑣的工序,從準備到上桌,前後跨越三天。時下又流行清淡養生之風,這道甜膩的小吃,也漸漸淡出了故鄉百姓家的餐桌。如今,想在廚房裡嘗試一番的,大概只剩下一些身處異地鄉愁太濃的人吧!

在台北一住五年,適應了海島氣候,乾燥寒冷的西北天氣已覺太強烈。爺爺已經離開十多年了,因為沒來得及告別,一直都覺得他還住在遠方的鄉下。

從家鄉回來帶了灘棗,就地購得紅豆和長糯米。大概只能用食材的融合填埋思念的鴻溝了。向母親請教了製作方法:前一天下午,先用水浸泡大紅豆,第二天一早浸糯米。待中午時,把洗淨的棗子蒸約一小時。沒有蒸鍋,用電子鍋代替,在內鍋底先滿滿鋪上一層棗,再鋪一層大紅豆,第三層鋪糯米,再重複一次,最後以紅棗封頂,共七層。加水至與最上一層紅棗齊,蓋上鍋蓋,設定為蒸煮五小時,期間再淋兩次冷開水,防止時間過長,水分流失,口感不夠濕潤。時間到了,轉為保溫燜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特地從櫃子裡翻找出一個底小口闊的碗,記得以前跟爺爺去吃的時候,小販用的是一種小小的白色敞口碗。趕忙盛上一小碗,急切地先送一口進嘴,那分感動在心中開始翻騰——就是這分熟悉的味道。

我一個人坐在餐桌前,輕輕閉上眼睛,頓時穿越時空,回到三十年前的中秋。空氣淡淡甜甜的,北方鄉下晨間安靜的街道上,一位高大的老人拉著一個小女孩,身影漸漸遠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