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來茶去--武夷四大名欉品賞記

文與圖/吳德亮 |2014.04.22
2702觀看次
字級
圖/吳德亮
圖/吳德亮

文/吳德亮

輾轉自對岸取得了極為難得的數款武夷正岩茶,包括近年炙手可熱的大紅袍、半天妖、肉桂、白雞冠等四大名欉;說「難得」,是茶品來自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岩茶製作技藝傳承人王順明手製,價昂還在其次,重要是茶品取得殊為不易。

大紅袍、水金龜、半天妖、不見天、白雞冠、肉桂、水仙……一長串奇怪的名字,不僅讓初入門的茶友深感莫名,就連許多資深茶人一時也很難全然分辨。當然,大紅袍非袍,肉桂與卡布奇諾絕對無關,水仙非花、水金龜更非昆蟲,其實都是名滿天下的武夷岩茶茶樹品種,同時也是茶品名稱罷了,統稱為「花名」。

所謂「岩茶」,源於武夷山方圓六十公里內,有三十六峰與九十九名岩,利用岩石縫隙間或沿邊築石岸種茶,稱為「盆栽式」茶園,正如宋代文學家范仲淹詩云:「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過去每季頂級單品不過二十斤左右,其他也僅不到百斤,所謂「武夷十焙,貴如黃金」,其珍貴可見一斑。

武夷岩茶首重岩韻,俗稱為「岩石味」或「岩骨花香」,指的就是一種味感特別醇厚,能常留口腔、回味持久深長的感覺。但並非所有岩茶都湯香兼具,例如水仙以茶湯熟韻著稱,半天妖與肉桂則有濃銳花香與果香,獨有大紅袍湯、香、韻俱銷魂,而且「香溶於水、杯中過三香」,包括蓋杯香、掛杯香與口齒留香等。

話說武夷山無岩不茶,各岩又有各自獨特的風味,因此景區內三岩(慧苑岩、天心岩、馬頭岩)、三坑(慧苑坑、牛欄坑、倒水坑)、二澗(流香澗、九龍澗),所種植產製的茶品稱為「正岩茶」,其他地區所產就只能稱為「周茶」或「外山茶」了。

作為四大名欉之首的大紅袍,傳說是清朝某新科狀元,以武夷山岩壁採製的茶葉治癒了皇后痼疾,皇帝龍心大悅特別御賜大紅袍披在茶樹上而得名;號稱茶中之王,也是武夷岩茶中的極品。茶味「圓滑甘潤,久藏不壞、溫而不寒」,成茶條索緊實,香氣馥郁(蘭花或桂花香)、醇厚回甘,在武夷岩茶中最富岩韻,二十公克的茶品曾在二○○五年拍出二十萬八千人民幣的天價,令人咋舌。

儘管依照傳統上的嚴格界定,大紅袍應該以生長在武夷山天心巖附近,九龍窠陡峭岩壁上的茶樹為原料,才是獨特岩韻的正宗。只是母樹至今僅存六株,不僅自二○○六年起停止摘採,且已申報為「國家古樹名木」受到嚴格保護。因此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大紅袍,大多為無性繁殖技術,在武夷山景區內以採剪育苗繁植,以「五採、五養」的科學採摘法孕育的茶品。

得來不易的四大名欉,我特意邀來不同領域的非茶人品賞,想聽聽他們的看法,包括名作家亮軒、美食家羅德等。

首先以青花名家林鴻徽手繪的半瓷土蓋杯沖泡半天妖,傳說有鳥啣茶樹種籽飛至半山腰落地生根而得名,也有人稱為「半天腰」或「半天鷂」。甫開罐就有香氣飄出,亮軒笑說「放肆」,他說傳統認知上,茶總讓人想到文人雅士,溫和淡雅。但半天妖卻屬於高山隱士或樵夫,開湯後稜角十足,甚至可以說「妖氣十足」,入口後喉韻飽滿直沖天庭。

接著以曉芳窯青花瓷蓋碗沖泡大紅袍,呈金黃至橙黃再轉為橙紅的豔麗湯色,倒入壺藝名家蔡兆慶的寨溝綠茶海中,凜然展現君臨天下的霸氣。亮軒說從小就知道大紅袍,可是從來不喝,因為不相信會有他小時讀書所描述的香氣滋味。但作為生平首次品賞,沉著的茶香不僅直竄鼻腔,入口後先香、回韻而帶微苦,顯然書中所言不虛。

精采之處是香氣深處的苦、在喉韻神祕的苦湧至鼻腔,而非味蕾的苦。一絲極細極淡的苦穿越濃濃的茶香,飄蕩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丰姿熟韻,這是大紅袍獨到之處。

亮軒認為,半天妖的味道濃銳結實,而大紅袍香氣更為深沉圓潤。他並以唐代懷素的〈自序帖〉形容大紅袍的「苦」:認為懷素出神入化的狂草,揮灑時速度往往超過他的思想,落筆時情感與思緒跟著運筆的手行走。至後處有時太狂,有時不捨將筆提起,儘管墨色乾涸,還以筆根擦過。有時一字的空間超過其他字的三五行空間,看似敗筆,但就整幅狂草來看,這個字才是這件極品的巔峰。用故宮珍藏的四丈狂草國寶比擬大紅袍絲細的苦,「苦才能襯托茶的香醇與風采」,飽學之士品味果然不凡,堪稱對大紅袍最傳神的讚語了。

美食家羅德則說:「聞湯杯,岩茶特有的酸香骨架在一杯飲盡時被帶了出來,如置身高山雲霧虛無飄渺,看似就在眼前,想用力去感受卻又若有似無。」他說前一泡的肉桂若用貴人形容,大紅袍就是貴妃了;緩穩的茶湯讓人仰望她的優雅,飽滿的口感卻不覺俗豔,舌根下不斷生津的果香沿著舌側滑下喉間,此刻倒吸一口氣,輕輕讓香氣在鼻腔繚繞,再讓餘氣由喉嚨緩緩釋出,最是愜意不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