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跟霸凌說 Bye Bye

李祖翔 |2014.03.30
1889觀看次
字級

李祖翔

「霸凌有多嚴重?聽聽我的故事。」現有穩定生活的阿盧(化名),只要一感到壓力,就會作噩夢,夢中的自己已有能力正視加害者,然而加害者的舉手投足和接近,依然讓他打顫,痛恨自己的懦弱,夢醒後,頭還疼得無法上班。阿盧今年三十五歲,以兼職及參與公益活動為業,從小個性內向、害羞、單純,但一百八十公分的身高竟是讓他淪為被霸凌者的原因:同學對能欺負個頭這麼大、力氣卻很小的他,有很大的成就感。

虐招百出 身心受創

被欺負最嚴重的時期,是國中三年,讓阿盧膽戰心驚,驚恐、退縮、緊張、怕到不想上學,他說:「同學一開始是撕我作業,把課本扔到窗外,撿不回來,後來將書包丟到垃圾桶,只要看到我面有難色就會開心。」霸凌者喜歡看到弱者的「錯愕」,「例如今天心情好,我笑了,他就走過來呼我巴掌;或者他先對我笑,不明究裡時,再踹我的重要部位;也有人扯住我的頭髮,用打火機燒,我愈驚慌、愈哭喊,他們愈興奮。」(刑法二七七條,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受害者生活不乏無情對待,除了明顯身體傷害,言語中傷更不少,集體排擠最常見,不是共同孤立一個人,就是抓著一個小缺點拼命抨擊,例如說人愛放屁、身體很臭、笑得像白痴、愛打小報告、死讀書、長像醜、自閉兒等侮辱字眼。每天阿盧都在想:「我做錯了什麼?公道何在?」(刑法三○九條,公然侮辱他人,拘役或三百元罰金。)

無論身體與精神的虐待,阿盧說,都有深淺之別,被打了,當下很痛,可過幾年會發現,已經有一輩子無法抹滅的傷了,「他們也很聰明,除了臉和脆弱的要害外,其他部位會用墊報紙、紙箱的方式,打得不露痕跡,內傷是看不見的。」精神方面,淺的是侮辱,深的是醞釀一種你永遠逃不出他們手掌心的恐懼,「簡單說,上課嘲諷、下課圍毆,上學堵人、放學勒索。」(刑法三○二條,私行拘禁或剝奪人行動自由者,五年徒刑;三○四條,脅迫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三年徒刑,未遂犯亦罰;三○五條,以加害生命、身體或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安全者,兩年徒刑;三四六條,恐嚇人交付物品者,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遂犯亦罰。)

勒索,黑話又稱「裝錢」,大哥要買菸、孝敬黑道,小弟就每天跟被霸凌的學生要錢,有時藉口是借,但從來不會還;有時直接要,不給就搜身,或拿手錶、吊飾、鉛筆盒等可以換錢的東西。

恐懼循環 逃避無用

一開始阿盧會跟父母反映,父母不相信文明社會有霸凌事件,或認為孩子間小打小鬧很正常,沒有處理;阿盧改跟老師求救,有的老師說無能為力,他們也怕被打,有的老師秉公處理,揍了霸凌者一頓,然後霸凌者再百倍千倍還給阿盧,日子就這麼循環。

受夠了擔心、害怕和漸漸走入歧途的日子,阿盧決心努力用功,改變自己的人生道路,「說白了就是逃避,嘗試逃到沒有霸凌者的地方。」他幸運地考上省立中學(現改為國立),也進了資優班,整天拼成績、過著沒有江湖險惡的生活,但是霸凌始終如影隨形的跟著。「國中時我被成績很差的學生欺負,高中則被成績很好的學生羞辱,他們會來搶錢、搶便當,因為他們也需要存錢買菸、『紓壓情緒﹄。」

抱著逃避心態,阿盧上了大學,「你以為學術殿堂就沒有霸凌了嗎?我還是被學長霸凌了,六個染金髮、嚼檳榔、手持鋁棒的人,半夜將我從棉被拖出來,說以後在校園見一次打一次,而他們放話的理由,是有人說我批評他們老大的女友不夠漂亮。」

包含幼稚園,十年斷斷續續被霸凌和對同學袖手旁觀而絕望的阿盧性情大變,開始練體能、舉重,穿著也從樸素到豹紋、皮靴、墨鏡,隨身必備小刀,開始喝酒與飆車,雖然不欺負弱小,但一有人碰撞、不禮貌或對他露出敵意,三字經國罵就會出口,也會詛咒勸導他的長輩,即使面對黑道、手腳發抖,嘴上依然能罵對方祖宗十八代,平時足不出戶的他,還開始參加抗議活動,喜歡反和平。

「那時候,我研究很多東西,自然科學、醫學、心理學、催眠學、社會學、政治學、物理學、毒物學,甚至記載人體要害的武學、用來引誘犯罪的命相學等,讀了二、三千本書,希望透過各種方式,明的、暗的,設計一個完整的計畫,把霸凌者送進地獄。」每天阿盧都處在思考的狀態,筆記本上畫滿了意外死亡、毀損車輛結構、法律栽贓、食物中毒的步驟,不斷分析一個人的弱點、創傷,在他未完成報復前,他用念佛、思考哲學的方式抗憂鬱。

心在滴血 愛是希望

可是懂得愈多,愈明白人性,想法又不一樣了,「我開始想霸凌的源頭,原生家庭的家暴、暴力循環和目睹暴力的學習問題等,加上自己曾在無助時被父母否定的經驗,發現自己很能體會孩子沒有愛、不被社會關心的處境,也才想到一切的根本、亂源,竟是『缺少愛』,到底要不要報復?還是終止霸凌現象?在我心中激盪。」

阿盧不甘心童年毀了一大半,卻也不希望社會上充斥著仇恨與暴力,「掙扎的更大原因是,發現自己厭惡惡言惡語惡念的生活,當我傷了一位長輩的心,我的心也在滴血,並沒有預想的快樂;我其實不愛喝酒,不愛當反社會份子,我還是嚮往被霸凌之前默默讀書、快樂的時光。」阿盧體會到,當學識和力量俱全,會自覺應該要主動改變、斷惡,而非扮演嚴懲加害者的角色。

「到現在我還會作噩夢,當兵時更試圖自殺,但我不捨親友為我難過,只希望更多人重視霸凌問題。」阿盧建議,專家應引導霸凌者恢復家庭製造的創傷,當心痊癒、懂得懺悔,就能讓他們付出行動,撫平被霸凌者的痛,「民間團體常覺得霸凌者的偏差是原生家庭害的,所以給他們很多關懷,卻沒想到受害者的心情。為什麼霸凌者可以被社工關愛、可以走出學校做震撼教育,而受害者卻得承受永遠的痛,自殺或尋求藥物治療?」

有位受家長讚譽的老師曾對阿盧說,好學生可以照顧好自己,不需大人擔心,所以老師的愛應該集中在問題學生身上,「社會如此反差,讓我幾度想當一位歧視不良少年、只關心好學生的老師。」不過在阿盧以身試法、投入教育領域後,班上竟沒能出一個壞孩子,因為他懂學生,「愛」給得很公平,曾歷經的煎熬不再是困擾──阿盧說,自己的靈魂,彷彿從汙穢、扭曲中重生了。

 

堅持對的事 

終止傷痛  

兒盟日前發布的「反霸正義行動」校園霸凌狀況調查報告,雖已見報,內容仍有諸多值得關注的訊息,如26.4%的兒少從幼稚園開始就有被欺負的經驗,最近一年仍身處霸凌陰影的占其中的15.2%,長期被霸凌者3.5%,約四萬名兒少飽受霸凌折磨。

被霸凌的兒少,65.2%很少告訴師長,年紀愈大愈不想求助,因此高中生比國小生要沉默,原因是年級愈高,正義感竟愈薄弱。40.3%認為置身事外的旁觀者沒有出手制止,26.3%的旁觀者還會覺得被欺負者很好笑。

被欺負類型最多的是「言語嘲笑」,其次是「關係排擠」、「肢體欺凌」、「網路欺凌」,不過最引起成人注意的多是嚴重的暴力肢體霸凌。

兒盟指出,被霸凌時會產生一些觀念的扭曲,如解決霸凌的方法是以暴制暴,或選擇隱忍、退縮,也容易因為一次的求助失敗就放棄去維護自己的權利。旁觀者則會誤認報告老師是打小報告、報馬仔的行為;覺得個性有問題或白目的人才會被霸凌,更以為替他人維護正義,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事實上,旁觀者應明白多數人都做的,不一定就是對的,要有勇氣堅持做對的事、不加入霸凌行列,得知道弱勢者是需要被幫助的;孩子應從小學習主動和人做朋友,學會尊重與了解跟自己不同的人。

 

正義感行動

三種管道

長期研究兒少霸凌現象的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研發組組長邱靖惠表示,解決霸凌問題,得考驗師長班級經營的智慧,其次是教導旁觀的學生擁有正義感!而有旁觀者不一定要以暴制暴,國外的例子是,一名男孩喜歡穿粉紅色的衣服,被人笑「像女生」,旁觀同學就相約某一天一起穿粉紅色衣服,化解歧視。

研究員何祐寧補充,近幾年教育部對許多學校都有宣導,只是多處理霸凌的定義和通報,重視申請機制,沒有對雙方的輔導與教育提出好的配套措施,學校老師又事務繁忙,往往只對施暴者痛罵一頓,忽略爆發原由,而兒盟推動的「正義感行動」,是透過班規的建立,有共識不去做一些事,例如不去嘲笑別人;兒盟也開課,教老師如何運用多數人的力量解決問題,旁觀者的社交能力通常比霸凌者及被霸凌者好,因此若他們站出來、幫助雙方,對問題會很有用。

兒盟提供三種管道倡導正義:開放教師申請「防制校園霸凌教師研習」,共同發想防制霸凌的班級經營策略,報名可洽:(○二)二五五○五九五九轉四。針對學生,則舉辦「防制校園霸凌妙招徵選活動」,社會大眾可欣賞「反霸凌的一百個妙招」徵文作品,二者資訊可上官網:www.children.org.tw/contribute/award查詢。

 
有關霸凌這件事

教育部也有防制校園霸凌專區(https://csrc.edu.tw/bully),除提供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外,還明述霸凌者應負的法律責任,需要注意的是,近年網路使用興盛,網路霸凌比例高,依刑法310條,意圖散布於眾、毀損他人名譽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除刑法外,另有民法與行政罰則,罰緩在六萬至三十萬之間,後者未成年可減輕處罰,唯法定代理人亦需負連帶責任,教育人員也有發現校園霸凌通報的義務與責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