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story 20 露琵塔與艾莉克活出自信而純真的自然美

楊慧莉 |2014.03.29
1881觀看次
字級
艾莉克拎著自己設計的手提包,她將設計的手提包系列命名為「Wek 1933」,因靈感來自一九三三年出生的父親從前所提的黃銅扣公事包。圖/美聯社
艾莉克初次現身伸展台,即以自信而純真的非洲大地之美,征服國際時尚界。圖/路透
露琵塔首次登上大銀幕,即以精湛的演技獲得各種影評和獎項的肯定。    圖/路透
露琵塔在《自由之心》飾演悲慘女奴派西一角。圖/美聯社

文/楊慧莉

世人對於美醜向來有一套心照不宣的標準,說穿了,不過是跟隨西方主流文化的審美觀:深邃的大眼、高挺的鼻子、性感的嘴唇、白皙的皮膚等。不符合這套標準,就彷彿跟「美」無緣,甚至要矮人一等。儘管如此,卻仍有人打破傳統,顛覆世俗審美觀。今天要介紹兩位箇中翹楚,一位是本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露琵塔,另一位是世界超級名模艾莉克。她們不「漂白」、不整型,完全忠於「本色」,在尤以「外貌」見稱的影視和名模界,依然讓世人看見她們的美麗。

肯亞影星

露琵塔從圓夢中 瞥見美的力量

露琵塔(Lupita Nyong'o,1983-),家世顯赫,父親為肯亞參議員,母親為非洲癌症基金會常務董事,一位堂姐名列《富比士》排行榜非洲年輕女強人,另一位堂姐為紐約大學教授。她出生於墨西哥,父親當時在墨國擔任客座教授;一歲左右時,父親受聘任教於奈洛比大學,舉家搬回肯亞,直至十六歲才又回墨國學習西班牙文。

小時候,露琵塔喜歡扮家家酒,玩芭比娃娃。八、九歲時,她觀賞愛麗絲‧沃克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紫色姐妹花》,生平第一次看到她的同類躍登大銀幕,心想:「琥碧戈柏的皮膚和頭髮跟我的一樣,或許哪天我也能當演員賺錢。」

兒時星夢實現

儘管從小編織影星夢,但露琵塔始終不敢表態。大學時期,她就讀美國麻州罕布什爾學院,主修電影及戲劇研究,因為比起表演,她所成長的社區似乎較能接受「導演」的行業。畢業後,她因緣際會擔任《疑雲殺機》的製作助理,合作的男演員問她「人生的志向」,她首度表達心意,對方卻深深嘆了一口氣,說:「露琵塔,演員之路難以逆料,除非妳是那種有戲癮的人,否則還是別碰。」

有了前輩的建言,露琵塔不敢輕舉妄動。二十六歲時,她自編自導了一部以肯亞白化症人士為題材的紀錄片《I n M y G e n e s》,但演戲之事始終占據心中一角,後來她決定回美國念耶魯戲劇學院,因為不想在六十歲時回望自己的人生,因錯失圓夢時機而抱憾終身。

於耶魯進修期間,露琵塔參演了多部話劇,包括契訶夫經典作品和莎翁劇等。畢業前,她為了爭取演出《自由之心》片中派西(P a t s e y)一角的機會,參加了兩次試鏡。第一次試鏡時,執事者的行徑有些粗暴,把她嚇壞了;第二次試鏡由導演史蒂夫‧麥昆親自操刀,感覺輕鬆多了,而且他很會啟發試鏡者,並深具明察秋毫的本事,能一眼看出對方的潛力。試鏡隔天,他就給了露琵塔錄用通知,因為他看出她擁有與角色如出一轍的「外柔內剛」特質。

認真女人最美

接獲通知後,露琵塔一開始喜出望外,接著忐忑不安,擔心導演會再度致電,表示自己弄錯了。另一方面,家人也總是關心她的人生出路。當她將演戲之事告知父親時,他只是淡淡地表示:「喔,所以妳有頭路了。」父親的淡定反應讓她把演戲的焦慮置之一旁,決定做好這份工作,全心融入她將詮釋的角色的世界裡。

露琵塔在開拍前花了許多時間了解派西的世界,包括造訪她所處的環境,感受環境對人的影響,而自從得知演出此角後,派西就占據她生命一角,常讓她徹夜難眠,直到下戲後一段時日依然如此,尤其是有一晚讓她痛徹心扉。當晚,為了方便隔天排演,她未卸下背上的「假傷疤」,只能不舒服地趴著睡,並隱約感受到這些「傷痕」,突然她想到自己的不舒服只是暫時的,但派西的痛苦卻永無止境。

儘管露琵塔為派西的人生叫屈,但她深知光靠同情是無法善盡演員職責的。派西有種無人可以摧毀的崇高內在力量,她很單純,只想過好每一天,對於自己的痛苦並沒有太多的情緒。作為演出者,露琵塔也必須擁有相同態度。

演說兼美天下

事實證明露琵塔成功了,她完美詮釋出角色不卑不亢的人性尊嚴,首次躍登大銀幕,就獲得各種影評和獎項的肯定,包括最高殊榮——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她感謝派西的精神在拍戲過程中引領著她。而在此之前,她還發表了一段有關美麗的動人演說。

演說中,她首先分享了一個黑人女孩的來信,告訴她因為她在好萊塢影視界美麗亮眼,讓她發現原來黑皮膚可以很漂亮、受認可,而打消去買漂白劑把黑皮膚染白的念頭。接著,露琵塔坦承青少年時期也曾對自己的膚色深惡痛絕,直到看見跟她擁有相同膚色的艾莉克(A l e k W e k)出現在伸展台和各大雜誌封面。

如今,露琵塔發現自己也在對其他年輕女孩發揮相同影響力,證明黑妞也很漂亮。在演說中,她鼓勵所有女孩超越外表的皮相,努力探求內在力量,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因為那才是最美麗,最永垂不朽的,一如她在派西身上所看見的。

蘇丹名模

艾莉克順其自然  照見生命美

艾莉克(Alek Wek,1977-),這位當年敲醒露琵塔,讓她不再自囿於膚色的超級名模,在得知自己是新科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典範後,表示:「露琵塔的一席話讓我驚喜之餘,有些不好意思,但我也為她得到奧斯卡的肯定感到高興和與有榮焉。」

回首過往,艾莉克覺得母親對她和姐妹的人格教養發揮最正面的影響力;她母親總是教導她們要「珍視」自己的與眾不同,而每個女人都是美麗的,要相互擁抱和支持。

在首重西方美學標準的國際時尚舞台,艾莉克的樣貌的確與眾不同。她擁有黑如墨漆的膚色、寬扁的鼻子、豐厚的嘴唇,卻沒伸展台上常見的水汪汪大眼和骨瘦嶙峋的身材。儘管如此,九○年代中期,她初次現身伸展台時,就以自信和純真呈現非洲大地之美,立刻征服了國際時尚界。然而,她的成功卻充滿了傳奇色彩。

從難民到名模

艾莉克出生於貧窮的蘇丹南部,在家中九個孩子中排行第七,母親為家庭主婦,父親為教育官員,小時候,全家擠在無水無電的兩房屋子裡。她遺傳了父親手長腿長的身型;打從出生,就為身上的牛皮癬皮膚病所苦。一九八五年,家鄉爆發內戰,艾莉克全家為了逃離戰火,走避他鄉,在長途跋涉時,其父曾經摔壞的尾椎遭到感染,在返鄉沒多久後因癱瘓出血而辭世。然而,祖國連年戰亂,卻未見停火的態勢。

一九九一年,艾莉克與母親和姐妹以難民的身分來到英國倫敦,展開新的人生。奇妙的是,到了氣候潮濕的倫敦後,跟著她十四個年頭的皮膚病竟不藥而癒。十九歲時,尚在倫敦時裝學院主修時裝商業和工藝課程的艾莉克,於倫敦街頭被挖掘成為模特兒。隔年,首次參加紐約時裝周即一炮而紅;一九九七年,她獲選為「年度名模」,並成為首位出現在時裝雜誌《E L L E》封面的非洲裔模特兒。

熱中公益事業

後來,艾莉克便頻繁地出現在G u c c i、F e n d i、C h a n e l等頂級品牌的時尚發表會和流行刊物上,足跡遍及紐約、巴黎和米蘭,漸漸成為全球屈指可數的超級名模之一,讓所有與她擁有相同膚色的女人與有榮焉。脫口秀名嘴歐普拉就表示:「看到艾莉克出現在我所熟知的時尚雜誌上,連我都忍不住對自己另眼相看。」

除了成為非裔女人之光,艾莉克還善用自己的名人影響力為弱勢者發聲。二○○二年起,她投入國際公益事業,成為世界展望會對抗愛滋病的特使、蘇丹無國界醫生大使,以及聯合國難民署大使。

前年,艾莉克隨著聯合國難民署回到家鄉,聚焦於北方難民返鄉的故事和重建國家的重大工程。此次返鄉之旅讓她百感交集,往事歷歷如昨,走過熟悉的樹叢時,她想起當時就憑藉母親的經驗和智慧找到可吃的食物。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艱苦生活,但卻砥礪出她堅強的性格,而無私、充滿生命力的母親,永遠是她遭逢任何挑戰時心中最大的精神支柱。

美麗由內而發

既然走上「美」的事業,艾莉克也不忘為她心目中的「美麗」發聲。她認為美麗無關文化,具有普世性,是透過行動、抱負,以及對他人的仁慈而呈顯出來。她對於時尚界的骨感美無法苟同。在非洲,挨餓是不得已的事,沒想到時尚界卻常為了「美」對挨餓行為趨之若鶩。於是,她常常對學子們苦口婆心,希望他們能與食物建立「健康」的關係,讓食物滋養自己,成為更強壯的人。

艾莉克當名模和做公益之餘,還曾出版自傳和設計過手提包。面對人生,她自覺不太有計畫,而是把握機緣,全力以赴,彷彿在有所為與有所不為之間,一切順其自然。

或許,艾莉克的美就藏在她的自然和純真裡。回到她剛出道的時候,當她的出現造成時尚界震撼,引發類似「她真的可以立足於時尚界嗎?她看起來這麼『不同』!」的爭辯時,還搞不清楚狀況的艾莉克,曾天真地表示:「哪裡不同?我其實正常得很哩!」但許多人可不這麼認為。所有攝影師都因她認真的工作態度、可愛的性格和極具親和力的微笑愛死她了,誠如攝影師麥賽(S t e v e n M e i s e l)所說:「我已經好久沒看到有人那麼有趣、黑得那麼漂亮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