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癌症之母--彭汪嘉康繼續守護國人健康

阮愛惠 |2013.11.16
7860觀看次
字級
被尊封為「台灣癌症之 母」的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 ,六十二歲自美返台,一路 關心守護台灣癌症研究及醫 師培訓,即使年過八十,仍 把最多的時間放在照顧病人 及看報告上,更難得的是, 她每天都忙得很開心。圖/記者邱麗玥
二○一二年,彭汪嘉康(右二) 受邀出席「血寶注射劑」新藥發表 ,左起為中研院院士李國維、美吾 華集團董事長李成家,右一為美吾 華懷特總裁陳寬墀。 圖/黃文奇
二○一二年,台灣癌症基金會舉行十五年感恩茶 會暨第六屆抗癌鬥士頒獎典禮,擔任基金會副董事長 的彭汪嘉康(右二)應邀出席,左起為健康科學文教 基金會董事長吳成文、前副總統蕭萬長、立法院長王 金平,以及衛生署長邱文達(右一)。 圖/徐兆玄
雖然在醫界舉足輕重,彭汪嘉康 在家裡也是好太太、好母親。圖/記者邱麗玥
二○○八年彭汪嘉康榮獲第一屆 台灣萊雅傑出女科學家獎。圖/記者邱麗玥

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一生中創下了好幾個「台灣第一」的紀錄:她是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台大首位女性榮譽博士、曾獲台灣第一屆女科學家獎,更是全球第一位發現血癌染色體變異的研究員、首位獲得美國亞瑟.佛萊明獎(Arthur  Flemming Award)的女性……還有許多榮耀事蹟無法一一詳錄在她的個人檔案裡,年過八十的她,至今仍堅守工作崗位,更難得的是,每天都忙得開心。

一九三二年出生的彭汪嘉康,十三歲那年,眼見罹患肺炎的三歲弟弟,因醫師的怠忽而失去被救治的機會,內心暗暗下定決心日後要當醫師。十六歲那年,她隨父母來台,考上台大醫學系,並選擇大多數女生都望之卻步的外科,成為台大醫學院第一位女外科醫師。

因緣走上研究路

在台大完成一年的實習之後,彭汪嘉康因緣際會前往美國波士頓新英格蘭婦幼醫院接受外科臨床醫師訓練,但美國當時種族歧視問題仍很嚴重,雖允許外國的醫學院畢業生前往接受臨床訓練,卻不許開業,只能在醫院裡看診。彭汪嘉康二十八歲那年受訓完畢後,到華盛頓的一家醫院求職,原本談好條件,院方希望她七月一日上班,正好撞上她的婚期,她回覆院方可否晚一星期再上班,沒想到為了這個理由,院方竟然不聘用她。

種族和性別的歧視,阻礙了彭汪嘉康的外科醫師之路,雖然新英格蘭婦幼醫院找她回去當病理科醫師,台大醫院也希望她回台,但她心有未甘。正當不知下一步該如何走時,彭汪嘉康的先生有一位在NIH(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工作的朋友告訴她,NIH癌症中心徵求研究人員,她心想:「既然無法當外科醫師,但有機會作研究,找出腫瘤細胞的成長與分裂也不錯。」就這樣,彭汪院士意外投入癌症的研究。

返台造福故鄉人

在美國NIH工作二十五年,彭汪嘉康成為癌症細胞染色體變異的先驅研究者,得獎無數外,也在NIH擔任高階主管。眼看著再過幾年就可以退休享清福,一九九三年,中央研究院遴選彭汪嘉康為中研院生物組院士,同時力邀她回國服務。

由於擔任工程師的先生及生長於美國的四個子女,都已在美國生根茁壯;隔年,六十二歲的彭汪嘉康決定一人返台工作。

有兩個理由促成她回台:一是她認為自己既被選為台灣學術界最高榮譽的院士,除了專業能力被肯定外,對社會更應有一分責任;此外,在美多年,她看到很多患者,因當時台灣癌症研究不發達,必須坐飛機、花大錢到美國求診。她說:「那些『有辦法』的人有機會獲治,但『沒辦法』的人怎麼辦?」

近二十年前發願的初心,彭汪嘉康一路守護,開散成台灣癌症研究及醫師培訓的主要脈絡。被尊封為「台灣癌症之母」的她,至今仍像個普通醫師,把最多的時間放在照顧病人及看報告上。曾有人問過她,年過八十後有什麼最大的心願,她的回答是:「繼續看診。」

 困境過後
果實更為甘甜

在醫界舉足輕重的彭汪嘉康,在孩子及孫子心目中,卻是一位提供美食的母親及祖母。每當和孫子在一起時,彭汪嘉康就會下廚煮吃的,孫子雖有美國和廣東血統,共同愛吃的食物卻是台灣口味的──滷蛋。

彭汪嘉康育有二子二女,巧合的是,兩個兒子都和爸爸一樣當工程師;兩個女兒都和媽媽一樣當醫生。四名子女生育十三個孫子女,最大的今年二十五歲,最小的八歲。每年耶誕節,彭汪嘉康和先生都會回美和兒子團聚;每年暑假,家族成員大集合,會選一個定點,住進可同時容納二、三十人的旅館或Villa,這就是彭汪嘉康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候了。

在保守的年代,選擇女性從業人員極少的科學研究工作,還要兼顧妻子和母親的角色,彭汪嘉康不諱言,當年確實走過相當辛苦的路。她曾在一篇女科技人的刊物中談到,對於「女性科學研究者」的角色,她認為,「女性研究者不能因為是女性而要求什麼,必須做好研究」。

她說:「女性科學家可能比男性更需要一點運氣,但是自己必須做得非常好,靠實力去爭取成就。」

她提醒要投入科學工作的女性,記得要好好挑選另一半,「他要能夠體諒你、能照顧到妳沒有注意的地方。」

走過超過半世紀的科學之路,終而在男性占大多數的科學界擁有一席之地,彭汪嘉康對女性科學家有不同註解,她鼓勵所有年輕後輩女性:「不論投入何種行業,只要能對國家社會所有幫助、奉獻一己之力,就是科學的精神!困境過後,果實更為甘甜,超越挑戰,人生更為圓滿,這是我的體悟,也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人生智慧。」

 睡覺前 放掉今日煩惱

彭汪嘉康院士目前每周有四個門診,以及排得滿滿的會議和研究行程。為了節省時間,她的午餐大多只吃一點牛奶、麵包,晚餐則回家吃自己做的飯菜。

雖然身為抗癌養生觀念「天天五蔬果」及「蔬果彩虹五、七、九」的推手,但彭汪嘉康坦承,若要自己每天都吃五種以上的蔬果,確實有困難,不過她盡量不外食,每天也至少吃兩分水果,三分蔬菜。

每周六或周日,彭汪嘉康會到超市採購,再用一個下午的時間,把飯和菜都料理好,分成一周內吃完的份數,放進冰箱,下班回來後只要加熱即可。「我做菜會盡量讓水分少一些,便於保存。青菜裡放進一些肉類,味道比較好。」她笑說。

雖然具備最專業的抗癌身分,但彭汪嘉康並不迷信有機食物,她吃一般的米,買超市的青菜和魚肉。她認為,把食物處理乾淨再下鍋才是最重要的。「洗米要注意,因為許多米商會在生米中加入化學成分來防蟲和增加外觀,那些白色的粉末長期吃進會引發胃癌,所以洗米時一定要多沖洗幾次才下鍋。」她說。

彭汪嘉康謙稱自己是最不會保養的人,但她很重視睡眠,每天十一點多睡,早上六點多起,假日就盡量睡久一點補眠。「吃東西時慢慢吃,為了enjoy,想吃什麼都不妨吃一點。睡覺前把今日的煩惱都放掉,吃得開心、睡得好,免疫力就會提升,罹癌的危險也跟著下降了。」她說。

 在愉快中 度過每一天

回台二十年來,彭汪嘉康將台灣從連一個癌症專科醫師都沒有的荒漠,灌溉成各大醫院均設立腫瘤科、癌症醫療水準與其他國家相較毫不遜色的醫療先進國家。隨著網路時代到來,近年她所接觸到的患者,也和以往很不同。「現代的患者很會上網,收集到的資訊很多,所以,我們也要catch up。知道更多,對患者而言是好的,至少比病到很嚴重了才來找醫師好。但有時因知道太多,不知如何作決定,在各醫院東跑西跑,反而干擾。」她說。

無論如何,彭汪嘉康還是希望病人對醫學常識多少知道一點,比較不會耽誤病情。「零到一期的癌,到哪家醫院治療效果都很好。早期治療大多都有百分之九十的五年存活率,但真正嚴重時,就要找比較厲害的資深醫師,比較懂得如何照顧。」

彭汪嘉康指出,現代人的罹癌率雖愈來愈高,但治癒率也愈來愈好。「治癒率高的還是早期發現的癌,後期則不可能治癒,只能與它共存,盡量把自己的抵抗力增強。腫瘤就打不倒我們。體力弄好的話,病人還是可以活很久。也不必因此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因為腫瘤不會因此變小或消失,一切輕鬆自然就好。」

在輕鬆中進取,在愉快中度過每一天。彭汪嘉康說:「一直工作有好處,一直動腦,一直動身體。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學會讓自己活得開心,用樂觀、開放的態度面對一切,問題一定會解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