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處徵心

妙蓮 |2012.09.23
18004觀看次
字級
《楞嚴經》是一部說理詳細,修證方法明確的經典。

《楞嚴經》是一部說理詳細,修證方法明確的經典。

起因於阿難受摩登伽女的幻術誘惑,即將破戒時,幸而佛陀遙知,及時命文殊持「楞嚴咒」救護方得脫身,阿難回到佛陀座下,涕淚交流,悔責自己一向只求多聞,不務實修,以致定力不足,為魔咒所惑,因此懇求佛陀開示成佛的修持法門。

心在何處

佛陀知道阿難受幻術誘惑是因迷真逐妄,為了要讓阿難辨認什麼是妄識,什麼是自己常住不變的真心,因而問阿難「心在何處?」阿難七次回答,如心在身內、心在身外、心在眼根內或心在中間等等,都遭到佛陀一一的破除。這就是《楞嚴經》有名的公案──「七處徵心」。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錯人人都有。故古人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佛教的生活學」中,提到人生最重要的是「學習」。而首要學習的第一件事就是── 學習認錯!

知錯、認錯固然可貴,但能了知自己到底真正犯錯的起心動念原因所在,需要智慧的引導!因為大部分的人在犯錯之後,即便認錯道歉,也未必了解自己真正犯錯的原因,還一再為自己辯解,不久之後,又重蹈覆轍,老是在悔恨與迷惘中輪迴。深究其因,在於從未真正了解過自己,更別提認清自己的本心了!

宋朝白雲守端禪師:「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這正是「七處徵心」最好的寫照,也是我們最常犯的毛病。

佛陀為破除阿難妄想緣心,就阿難提出的心在七處:1.心在內2.心在外3.心潛於眼根4.心在眼的開合明暗間5.心隨所合處6.心在中間7.心一切無著,佛陀一一善巧破斥,使阿難的妄心無所依止,以明白表示真心是無所不在,無所不遍的。

自己就是道場

阿難的固執,不就像我們每個人的特性?喜歡堅持己見,解釋不完的藉口、放不下的身段、仗勢自己的所長、不輕易接納善言、不能全面性客觀學習、不夠中道、不知道自己……,您不覺得我們的生活中老是在上演「七處徵心」的戲碼嗎?

就如「七處徵心」最先的答辯「執心在身內」所提到,佛以最淺顯的譬喻,以我們現處眼前當下的情境來引導阿難,佛問阿難身處何地?最先看到什麼?由內向外一一要他說明。阿難答:身處在孤獨園中的祇陀林內的講堂中,一抬頭最先見到如來,後見與會大眾,透過門窗向外看到祇陀林園景相。

佛曰:「可是也有人身在堂中,卻不見如來,只見堂外景象的嗎?」阿難答:「身在堂中,不見如來;祇見堂外,絕無此理。」佛曰:「阿難!你就是呀!身在堂內不見如來!」此番問答如同當頭棒喝!打醒了現在當今處於亂象社會中的大眾。

我們己身就是一處道場,試問我們自己:真的有見到自己自性真心的如來嗎?

在「忙」與「盲」中,浮動的心性讓我們遺「亡」了自我認識真「心」的定力。執著的情想,讓自己的眼「目」不知不覺中「亡」失了,全觀辨識實相的智力,在剪不斷、理還亂的煩惱中掙扎,還不如當機立斷,放下心中那把刀與尺,回頭轉身,好向靈山塔下修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